住在东城的人,基本上都是汉人官员,跟文人墨士。
住在西城的人,基本上都是颇有身价的商贾跟有身份的小业主。
而住在南城的人,基本上都是当时社会底层老百姓。
南城也是最乱,最穷的地方。
三教九流,地痞流氓,拉车,抬棺,剃头匠,这些穷苦老百姓,全部扎堆住在南城。
到了民国时期,这个歧视圈依然存在,哪怕到了近代,还有些人拿这个鄙视链调侃。
李子航笑着回答老农的问题。
“正因为有这个歧视圈,所以小弟从口音里听出您的来历。”
看汉一拍额头,这才反应过来。
过去四九城四个城区,说话口音其中有些差别。
北城是满人八旗子弟,皇亲国戚住的内城。
旗人说话,哪怕融合当地口音,也带点满语用词。
他们跟人聊天,多说几句话,一下子就能听出来。
东城住的都是官员跟文人墨士,他们说话文邹邹没有市井之气,说话用词也文雅些,而且大多都说官话。
那些人一开口就知道不是平常老百姓。
西城口音那就复杂多了。
一些商贾做生意,东南海北到处跑,也有外地进京做生意,所以口音夹杂各种方言用词。
他们说话,四九城口音就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
南城人,那基本上都是地地道道的四九城土着。
他们说话发音滑溜、吞音严重、语速较快,并且夹带许多俚语和口语词汇。
所以跟人聊几句,就能知道对方是住在哪个城区的人。
这老头跟李子航交谈,语速不急不缓,说话还夹杂旗人的用词,再加上对方长相,李子航一下子就知道对方大致的身份信息。
两人闲聊不到两分钟,去而复返的暗卫,抱着铜牛牧童摆件回来。
暗卫把摆件放到李子航面前,如实回答检验摆件的各种数据。
“先生,这个牧童水牛确实用黄金制作而成。”
“不过上面镀了一层黄铜。”
“里面黄金不是太纯,只达到百分之八十五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