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衙门,赵云川满心牵挂着家中的槐哥儿和孩子。
赵云川刚迈进翰林院,就听见此起彼伏的问候声。
“赵兄,多日不见!”
“赵大人,近来可好?”众人围拢过来,神色间满是热络。
赵云川笑容灿烂,眼角眉梢都透着喜气,拱手回应道:“托诸位的福,一切顺遂!”
话锋一转,他按捺不住,眉飞色舞地说道,“实不相瞒,家中又添新喜,我得了两个儿子,模样那叫一个俊俏,胖嘟嘟的脸蛋,萌得人心里发软!”
这时,李翰林挤到前面,笑着打趣:“云川,听闻你正忙着土豆推广,进展如何?”
赵云川一拍胸脯,自信满满:“框架已然搭建妥当!这段时间我就继续留在咱们翰林院。”
他话锋突然一转,脸上的骄傲愈发明显,“你们不知道我那两个宝贝儿子。前几日我回家,大儿子冲着我咯咯笑,小手还紧紧攥着我的手指,心都被他攥化了 。”
张进也凑趣道:“赵兄,瞧你这模样,儿子都成心头宝了!”
赵云川挠挠头,脸上的笑容都没有降下去过:“今早出门,小儿子抱着我的腿不放,眼泪汪汪的,我这心啊,到现在还揪着呢。”
众人哄笑起来,纷纷调侃赵云川被儿子“拿捏”得死死的。
可赵云川丝毫不介意,反倒笑得更开怀,言语里满是自豪:“能被儿子拿捏,那是我的福气!”
就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时,院外突然传来通报声,又有新事务等着处理。
赵云川一边往回走,一边还在念叨儿子的趣事,惹得身后的同僚们摇头轻笑,翰林院的院子里,满是轻松欢乐的氛围。
岁末的紫禁城,被皑皑白雪装点得银装素裹。
翰林院的檐角挂着冰棱,屋内炭火烧得正旺,众人都没了往日忙碌,难得偷得几分清闲。
赵云川整理完案头文书,伸了个懒腰,心中惦记着家中两个宝贝儿子。
此时,御书房内,皇帝批完最后一份折子,揉了揉发涩的双眼,抬眸问一旁候着的太监李安:“赵云川是不是回来了?”
李安躬着身子,恭敬回道:“回陛下,是。赵大人今日已回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