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7)页
    对于周应秋的感叹,毕自言三人都点头表示赞同。
    这皇帝登基换年号,都快一年了,身为大明朝堂最高层的几个人,他们清楚的知道,这位少年天子,是个什么尿性。
    看似对亲和待下,乃至于去和普通士卒一起同吃同做,但身为人臣,他们只看到了皇帝对军权的重视。
    而对于人事任命权,作为吏部尚书的周应秋,从平日里发回来的公文批示的一些小细节上,很容易就能察觉到,皇帝的敏感以及权力欲。
    “听你这么说,那陛下忍了这一年,不容易啊。”
    看着毕自严,徐光启摇着头叹道。
    这样一个权力欲极盛的皇帝,还能如此的隐忍,很哈人的好吧!
    “从去岁的官考就能看出来,陛下对南直隶一直憋着火气,借着这次南直隶之事,让陛下将这股火气卸掉。”
    看着毕自严,袁世振出声问道。
    “但泻火容易,却该如何收场?”
    “你还没看出来吗?”
    闻言,徐光启看向袁世振道。
    “那个崔呈秀,恐怕就是涂节啊。”
    “涂。。。节!”
    听到徐光启的话,袁世振先是一愣,但随即就反应过来,惊的说不出话来,只用手指指着毕自严。
    涂节是谁?
    胡惟庸案的发起者。
    某度百科对涂节的评价是与胡惟庸谋起事不成,后因迎合帝意,告胡惟庸谋反,最终被明太祖朱元璋所杀,融会贯通于胡惟庸案。
    是个懂点政治的人都能看清楚,涂节就是朱元璋发动胡惟庸案的一个抓手,胡惟庸处理完后,涂节也就没用处,顺手就给埋了作为胡惟庸案的收场。
    而现在徐光启直接点明了,东林书院案的收尾,恐怕就是要用崔呈秀的命来做了。
    “没记住名字,那,那不是陛下让崔呈秀去勇敢的做吗?”
    作为一个实干派官员,袁世振的看风向能力是不如徐光启这种能爬上詹士府之人的。
    再强调一次,别看现在对徐光启的评价更多是个科学家,但人先是个进士。
    万历三十二年甲辰榜一甲的状元是杨守勤,榜眼孙承宗,探花是吴宗达。
    徐光启以三甲第五十二名,初授翰林院庶
第(1/7)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八零闪婚不见面,高冷军少狂追妻换亲嫁给老皇帝,我却攀上太子爷她携手权臣杀疯了,全家后悔晚了!二婚嫁律政大佬,前夫孤独终老了被害投湖,嫡女归来怒掀渣男龙椅亡国公主娇又软,糙汉可汗日日哄被清冷世子缠上后镇守魔渊十万年,你们却要灭我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