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有百分之一的人能够真正下定决心采取实际行动;更进一步说,即便在那些敢于付诸实践的人群之中,最后能够成功斩获建奴首级之人更是凤毛麟角。然而,这一切又有何妨呢?
    崇祯所要做的,仅仅是在他的国民百姓内心深处播撒下一颗种子,植入一个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假以时日,这颗种子必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直至汇聚成为一股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究竟是什么样的种子,又会留下怎样深刻的印象呢?
    原来是一个关于建奴人的印象:在人们眼中,每一个建奴人都价值连城,他们宛如一个个移动的钱袋子,只需要众人稍稍花费一些力气和功夫,便能将其斩获收入囊中。
    要知道,这些建奴人的首级可比田地里茁壮成长的庄稼、深山中凶猛无比的老虎以及力大无穷的黑熊还要珍贵得多。因为它们不仅代表着财富与荣耀,更是对敌人沉重打击的有力证明。
    一旦这种印象深深地扎根于大明亿万百姓的内心深处,犹如一颗顽强的种子破土而出,并迅速蔓延生长开来,那么建奴距离亡国灭种的悲惨结局恐怕就为期不远了。
    此时的崇祯皇帝清晰地记得,就在当下,皇太极所统领的八旗兵就算是满额计算也绝对不会超过六万人之数。而且由于建奴实行全民皆兵的制度,这意味着他们的成年男性丁壮仅仅只有区区六万人而已。若是再把妇女、儿童以及年老体弱者统统算进去,整个族群的总人口数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超过二十万。
    如此稀少的人口基数,如果放到后世去衡量对比,恐怕最多也就相当于一个普通乡镇的规模罢了。
    如此稀少的人口基数,或许仅仅只需一场蓄意而为的瘟疫爆发,便能轻而易举地将那建奴彻底从广袤无垠的东北大地之上抹去踪迹。
    不得不说,这无疑是个极具诱惑且让人怦然心动的构想啊!然而,我们的崇祯皇帝却在经过长时间反复权衡利弊之后,最终选择忍痛割爱,无奈地放弃了这个看似完美的计划。
    当然啦,他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仅仅是因为那些所谓的“上天有好生之德”、“人权至上”等等冠冕堂皇的说辞。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在于京城与辽东之间距离实在太过接近。以当下现有的科技水平和医疗条件而言,根本无法做到有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厉元朗水婷月这小寡妇要逆天全民领主:我的虫群能无限突变林辉赵远明一心啃老的我,刚考核就被曝光实力了林辉赵远明赵远明林辉八零:人间清醒后,日子不要太舒服大反派也有春天2人在截教写日记,通天被玩坏了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