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年男子的身旁,坐着一个中年人,他的面容与青年人颇为相似,然而,他的坐姿却显得有些拘谨。他侧身而坐,微微躬身,态度谦恭无比,仿佛对青年男子充满了敬畏之情。
李平凝视着这个青年男子,心中总觉得有些面熟。然而,由于这里的崇祯皇帝为了掩人耳目,特意化了一点妆,使得他的容貌稍有变化,李平一时间难以确切地认出他来。
若是没有这层伪装,仅凭钱币上的头像,以及大明军事学院校长的头衔,李平即便未曾与崇祯皇帝有过近距离的接触,也定然能够一眼将他认出。毕竟,崇祯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其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回想起那一次,禁卫军勇卫营南下平乱,离京前皇帝亲自为他们饯行。当时,李平作为辅兵,地位低微,根本没有资格面圣,只能远远地看着皇帝将御酒赐予那些即将出征的将士们。
在青年男人的身后,站着两个年纪大约十来岁的少年人。尽管他们年纪尚小,但从他们的神情和姿态来看,却都透露出一种军人特有的刚毅和果敢。
再往后看,便是两个管家和账房模样的老者,以及一些侍卫。这么多人的目光,如同聚光灯一般,全都集中在李平一个人身上。
饶是李平在军中经历过各种大场面,面对如此多道注视的目光,他也不禁感到有些吃不消。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然后,他慢慢地抬起手,将筷子伸向了那个既定的目标——一块肉饼。他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仿佛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需要巨大的勇气。
终于,他成功地将肉饼夹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入碗中。整个过程中,他始终低着头,不敢与任何人对视,生怕引起更多的注意。
当他完成这个动作后,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自我感觉大家的目光应该已经转移了。于是,他迅速地夹起肉饼,毫不犹豫地送进嘴里,就着羊汤,三两下便将刚才的尴尬吞进了肚子里。
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