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的不信,季晚晚大致明白。
她之前问过秦风,家里粮食的产量,只记得大米约莫是亩产两百斤出头就不错了,可见这个时代粮食产量有多低,也不怪大米那么贵了。
她现在说有亩产一两千斤的粮食,且还是两种,亩产一下翻了五至十倍,寻常人会怀疑很正常。
其实她还只是往低了报,红薯她听说过五六千斤,或是七八千斤的亩产,但具体是否是一个品种,亦或是其他哪里有差异,她就不清楚了。
保险起见,她就说了一两千斤。
结果看二人的表情,还是觉得太多了?
这她就管不了了,所以自动忽略他们的怀疑往下说。
“约莫开春收获,我家中各种了一亩,届时想请柳县令一同视察亩产。”
柳县令忍不住问道:“一亩需要多少斤做种?”
季晚晚想了想:“约莫三十到五十斤。”
也就是说,一亩两千斤的产量,按照五十种植一亩,可以种植四十亩。
一亩地的产量,差不多可以用来种植半个村子的田地。
“县令大人,我所说是否属实,到时便见分晓,但在此之前,我想,若是这两种粮食真的能够亩产千斤,以此做种的话,是否可以先行在青山村试种,待秋收后再种下?”
柳县令听懂了她的话:“季孺人,你的意思是,那两种粮食不但产量高,且能够一年种两茬?”
“是的,所以若是开春后县令大人亲眼看过亩产,可否书信一封官府高价收购粮种,卖给其他县城的村子?”
亩产千斤,对他们来说应当算是神奇的种子,高价收购应当不是难事。
只要能够先行保证青山村会是第一波试种的村子,村里人既能够赚一笔钱不说,还能以此为条件让村里人心甘情愿的卖出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