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勇媳妇,你也来采野菜?我这刚采了不少荠菜,给你些,包饺子可好吃了。”
“我这采的也嫩,大勇媳妇,我也给你点。”
“我刚才采了把蕨菜,味道也不错”
季晚晚背后的竹篓没一会便被塞了大半,让她哭笑不得。
“别别别,我也想自己采点,这些天卧床养伤太闷了,透透气。”
几人一边聊天一边采着野菜,最初的拘谨也没了,让她们一时间都忘了,面前之人是比县令老爷官职还大的季安人。
季晚晚也没有那些个架子,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聊着聊着,村里人便忍不住问起其他事情:“大勇媳妇,之前你们招人是要做什么肥皂,我昨日去镇上,就听有人说金家铺子里在卖肥皂,是你们作坊的吧?”
在招到人确定制作场地,也就是从前的木屋子后,季晚晚便把那当成作坊。
肥皂和香皂这些天已经在渝州上架,越州那估计还得再过几天,季晚晚也没反驳。
“的确是,肥皂还是不错的,一家子用个把月没什么问题,最重要的是比藻豆洗得干净。”
“我看镇上不少人买,三十文一块,我咬咬牙也买了块,的确不错。”
村里一共才四十来户人家,季晚晚家里就招了十几人。
为了不耽误田里的事情,当时是考虑的一户一人,可以说村里约莫四分之一的人都给她家打工。
每个月几百文,家里又有不少粮食,日子富裕起来,三十文的肥皂也没有以前那么舍不得了。
聊了会天,季晚晚野菜也采的差不多,便告辞了众人。
陈婆子接过她的竹篓,将野菜拿去清洗,季晚晚便躺在躺椅下休息。
之前种下的葡萄籽,现在已经发芽,并且院子里随着搭着的架子攀爬,相信再过几个月就能成熟结果了。
想起地窖里边的红薯和土豆,季晚晚不由得心中一动。
中午,大郎和秋娘带着秦云回来,见到的是季晚晚正在院子里忙碌着,一旁有不少洗干净的红薯和大米,让她们愣住了。
“娘,你这是做什么?”
“你们来得正好,快帮我一起把红薯磨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