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的神情凝重,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他缓缓放下信,低声自语:“父皇……”
朱标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每一步都仿佛踩在沉甸甸的铅块上。
西北叛乱的消息像一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知道,这绝非小事,一旦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动荡,动摇国本。
他需要将此事尽快告知父皇,请他定夺,有了父皇的支持,他才能更有底气去应对这一切。
然而,当他走到书桌旁,准备提笔写奏折时,又停了下来。
父皇最近为了朝政,殚精竭虑,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若是此时再将这等糟心事告知与他,岂不是雪上加霜?
想到这里,朱标紧紧地攥着手中的信,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既想将这烫手的山芋扔给父皇,又怕父皇太过操劳。
他抬眼看向窗外,夜色如墨,笼罩着整个太子府。
几声不知名的虫鸣,在这寂静的深夜里显得格外突兀,更衬托出他内心的烦乱。
他知道,此事不能再拖延,可每当想到父皇苍老的面容,他的心就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无法呼吸。
朱标缓缓踱步至书桌前,拿起笔,却久久没有落下去。
他犹豫着,目光在手中的信与面前的空白奏折上来回游移。
心中仿佛有两股力量在激烈地交锋。
一边是责任,他必须将此事上报,不能让大明的江山毁于一旦;另一边是顾虑,他担心父皇的身体,害怕自己的举动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压力。
这两种力量相互拉扯,令他进退两难。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此时此刻,他必须做出选择。
然而,这个选择,又谈何容易?
最终,他放下手中的笔,他缓缓走到书房门口,抬手推开了门,门外是无尽的黑暗,像一张吞噬一切的巨口。
“来人……”朱标的声音,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有些低沉,但其中却蕴含着一丝决绝。
朱标唤来侍卫,吩咐备车,连夜进宫。
侍卫领命而去,朱标却依旧伫立在书房门口,夜风吹拂着他的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