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二人夺得状元、榜眼,应当跪地感谢皇恩浩荡才是,岂料他们二人却只是对视一眼,便齐刷刷跪在殿前,拒绝了封赏。
顿时气氛为之一僵!
朱元璋看他们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冷意。
“你们二子,可是对咱的安排,有什么不满?”
“启禀陛下,我们二人才能有限,行性愚钝,恐怕难以胜担此重任。恳求陛下恩准,我们去旁处效力。”
“食我大明俸禄,却不想为我大明奉献?”
朱元璋的声音有些森然,虽然他的表情看不出任何异常,可心中却是早已满是怒意。
铁铉和解缙并不知道朱元璋的习惯秉性,直言说道。
“我等并非不愿为我大明尽绵薄之力,只是……能力确实有限,不敢居功。”
“好,那你们给咱说说,想要去什么地方上任?”
朱元璋强忍住心中翻涌的怒意,冷声问道。
“若是可以,我等想去湘王皇府上,寻个差事,造福一地百姓便可。”
“倘若陛下应允,我等这便动身,前往荆州辅佐湘王。”
此言一出,顿时殿上众人皆大跌眼镜,心中震撼非常。
如此天子骄子,怎么会有这般明珠暗投的心思?
原来,此事竟然是别有蹊跷。
铁铉和解缙本就交好,在殿试开始前一晚,二人与不少熟稔的士子聚餐,小酌了几杯,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闲聊。
学子们都是金榜题名,一时间踌躇满志,对于未来都满是憧憬。
聊着聊着,几个人的话题就转向了希望出仕的方向。
前面的学子们都争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汇总起来,无外乎是想在六部多些磨砺、多谢积累,以便以后能够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但轮到铁铉、解缙二人的时候,画风却是有些微的不同。
“不瞒诸位,愚弟其实心中并无大志,此番前来应考,无其他想法,唯独希望能投奔湘王府下,即便只是传书送檄、击鼓鸣金,此生便无憾矣。”
解缙喝了杯酒,半是戏谑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