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道:“当然决定了,四个字,免开尊口。告辞!”
刘津拿出一叠摘抄了圣旨的纸道:“慢着,本官已经把这两道圣旨摘抄了多份,请各位尊使带回去,有字为证,足以证明我国的诚意,忽谓言之不预也。”
使者们一人拿了一份,带着明显的愤怒和不屑离开了宫殿。
一直到午门外,李杨终于气得脱口骂了一句:“不知死活,我倒要看看,到时他们如何收场。”
一个使官道:“不过,李尊使大人,隋国人这一次确实有成竹在胸之意,而且在虎口关上占尽优势,据说东晋人已经伤亡七八万,但现在还没有摸到城墙根,这也是他们敢于嚣张的原因。”
李杨道:“嚣张不了多久了,只要我国军援武器到达虎口关,多则三天,少则一天,虎口关将成为东晋人的囊中之物。”
“可是贵国军援武器,就几台投石车和少量箭车,怕是杯水车薪吧。”
“那是你们没见识过这新武器的威力,说是神物也不为过,我敢保证,得此武器者,大神州内绝无敌手。”
说话时,正好一辆马车刚好来到午门,车后面跟着一匹马,骑马的是一个美貌的穿一身短装的姑娘,腰挎着宝剑,叫道:“这里就是午门,停车。”
马车停下。
从车上很快就走下来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穿一身很奇怪的衣服,披着一件暖袍,上衣和裤子是完全分开的,没有多余的装饰物,头发更是奇怪,剪得跟和尚们差不多,但又没有剃光,留着指头长的短发。
使官们相看一眼,有些吃惊。
这什么古怪穿着,难道不是本国人?
却见那青年看了看这一群人,笑道:“刚才听到有人说,得此武器者,大神州内绝无敌手?谁说的?”
李杨道:“我说的。”
“什么武器,这么牛逼?”
“那当然是我唐帝国最新型的投石车和箭车了。”按照李杨的脾气,堂堂的唐帝国大使官,基本上是不太想搭理隋国的这种古怪人物的,太掉价了,但是今天他有一口恶气,恨不得马上吐出来。
那人掩嘴笑了,一面笑一面摇头,看也不看李杨一眼,就朝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