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大唐需要面对的对手,可能是数十个邦国的联军。
李世民看了一眼眉头紧锁的李承乾,随后微笑着朝他询问道。
“太子,你有什么想法?”
“如果有见解,不妨说出来给大家参考。”
换做李承乾率军打下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之前,他断然不会询问李承乾的看法,免得让其难堪。
可李承乾展现出来的军事才能,远远超过他的预期。
所以他现在对李承乾的回答,带着一丝期待。
李承乾脸色凝重说道:“陛下,儿臣还是跟先前一个态度,儿臣觉得设置都护府并非长久之计!”
“自强汉以来,像突厥和吐谷浑等北方游牧民族,他们一次次被我们中原王朝打服,可隔一段时间又会卷土重来。”
“现在大唐国力强盛,能把这些异族按住不敢轻举妄动。”
“可等百年以后,大唐国内出现动乱呢?”
“这些暂时臣服大唐的藩属国,定然会挣脱大唐的掌控,危害大唐边境的百姓!”
顿了顿。
李承乾接着说道:“特别像我们打下的藩国越多,为以后的子孙后代埋下的隐患越大。”
“我们大唐把他们的老祖宗揍的那么惨,这些藩国的子孙后代能不报仇雪恨?”
李承乾的这番话,让李世民和一众大臣全都沉默起来。
他们都是熟读史书之人,心里对这种情况十分清楚。
可能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吗?
想到李承乾率领大军在高句丽和百济做下的事,李世民皱着眉头问道。
“太子,你认为该怎么办?”
李承乾并没有回答,而是把目光放到幕僚杜荷的身上,并用眼神示意他来说。
有些话太子说出来不合适,需要借臣子之口来说。
特别是李承乾想要说的话,是要将西域和天竺诸国的精壮男子和老幼,当做敌军一样对待。
这些话一旦他说出去,可能会遭到御史和谏臣的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