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以为,在解除了他的职务之后,他一定会感到失落,感到挫败,可事实上,并没有。
这一度让那些看不惯刘泰山人,无所适从,刘泰山也知道,他目前在自由军内部,太过扎眼,有很多人都在等着看他笑话,他是封疆大吏,另外,他还是堡垒议案的主要策划人之一。
有些人,妒恨他的能耐,有些人,对他所提出的堡垒议案心怀怨恨。
总之,到了刘泰山这个位置,他身边,并不缺敌人。
尤其是在这样他失势的情况下,墙倒众人推,自由军这边的新闻,到处都在骂他,把他说成了投敌的奸细,说他是个伪君子,什么狗屁儒将,分明就是敌军的密探。
刘泰山对此,也只是笑笑而已。念一句: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接着,他就开始发呆了。
人们不了解他,也不愿意听到他的声,只是一味地表达着他们心里的不满。
他抛头颅洒热血,为了自由军舍生忘死,为了人类,他甘愿背负一身罪名。
可人们并不感谢他,反倒辱骂他,斥责他,诋毁他……
他深爱着人们,可人们却视他如鸡犬。
在这个时代,他觉得孤独,他没有可以说话的人,每次看到这些谩骂他的新闻时,他总是会仰起头来,望着天花板,怔怔地出神,他偶尔也会翻史书,试图从先贤那里,获得一点心理上的慰藉。这使得他时常会想起很多年前的那个故人,她嗜书如命,他从未想到,自己一个最烦读书的人,居然有一天,也跟她一样的,拿起了书本。他心里十分感谢,在他的人生当中,出现过那么一个人,她的惊鸿一瞥,终究在自己的人生途中,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也会把这间房,想象成当年的教室,而她仿佛就在隔壁的书桌旁,定定地凝望着自己。
她的存在,只在于他的心间,他也不敢奢求太多,哪怕如此,他也觉得知足。
越过了2058年的年关,刘泰山从媒体上看到了世界各地,日本民众投靠政府军的消息。
一直到后来,自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