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苦笑一声,向周围文武解释道:“在定下计谋,埋伏士颂突袭部队时,我和贾逵督都就商议过。认为若是长安方向,也能出一支部队,前来支援,我军胜算颇大。”
“于是,我们给杜挚送信,让他斟酌行事。”
“可结果,大家也看到了,那杜挚居然带着长安守军,倾巢而出。我们撤退,尚且损失不小,杜挚那边,我料他回不去几个人。”
听到这话,周围的人也都明白,长安城那边危险了。
王双趴在马上,精神萎靡,但还是破口就骂:“这个杜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几万人冲了那么久,就冲不垮楚国中军,真是废物。现在又让长安城空虚,真是误国之辈。”
显然,即便是后面长安失守,他们也已经找好了替罪羊。
只有周不疑,偷偷看了一眼司马懿,却低头不语。
司马懿这时候,也装起了好人。
“想来,杜挚也是报国心切,又在长安一线,想要毕其功于一役,这才失了方寸,做了错误判断。”
说着,他还假模假样的摇了摇头,继续分析道:
“且不说士颂留在蓝田的兵力,如今长安城内空虚,就是那两万我们没有看到的侧荣军,只怕也能攻下长安城。”
“都是我的错啊!我算计战力失误,没有想到楚军如此厉害,没有想到徐晃的部队,走子午谷能如此迅速。”
“司马督都切勿自责。”荀缉等人连忙安慰,算是配合司马懿,完成了他“捶胸顿足”的表演。
“如今长安城,要么已然失守,要么便是楚军留给我们的圈套。那我们如今,该如何是好?”
“还请司马副督都,振作精神,带着我们继续和楚军周旋。”
荀缉想了想,现在魏国的情况,曹丕带着夏侯渊、孟达等一批人,去黄河下游对抗刘备了。
关中这边能用的人,能独当一面的人,也就剩下司马懿了。
现在,还是得让司马懿整顿好关中各部,后面是战是退,还得由他来拿主意才是。
司马懿略作思索,说道:“若是杜挚不率所有守军出击,前来援助我等,也许我等还能带着败军,投入长安城内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