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吏带着三人赶到吴江县时,已是下午时分,站在城东,王希孟终于亲眼见到了垂虹桥。
垂虹桥又名往利桥,庆历八年始建,前临太湖,横跨松江,目测长约一千余尺,据称所用木材数以万计,全桥全为木质构架,架木梁铺木板连成桥面,两侧加有三百栏干。
一座两层楼高的亭阁位于桥中央,远远望去呈十字形布局,飞檐流角,古朴清雅,正是那长桥卧波、通衢压浪的垂虹亭。
沿桥上得亭来,极目四望,眼前太湖水阔、洞庭山秀,脚下松江水急,周遭湖天一色,后人曾赞曰:
插天带东势嵯峨,截断吴江一幅罗,桥上青山桥下水,世人曾见几风波。
王希孟喜不自胜,吩咐取过纸笔,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作画之中,直到已经看不清纸上的线条,方才停笔对小吏道:
“我还需再画上几日,劳烦寻一处驿馆歇息。”
小吏还未答话,旁边一人上前道:
“吴江县令张诚见过小王大人,已在此恭候多时,本县内只有一家粗陋邸店,万不敢引诸位大人前去,下官已寻得一处商户的别院,距此不远,诸位可随我前去一看。”
王希孟这才注意到身边多出了几个人,有些不好意思地与众人见礼,随着县令张诚去向那处别院。
这是一座位于半山腰的私宅,位置极佳,傍晚的余晖中,平湖、长桥尽收眼底。
宅子分为前后两院,客厅、书房、卧室等一应俱全,在前院还立有一块硕大的太湖石,浑穆古朴、凝重深沉,望去赏心悦目,神思悠悠。
能在此处作画,王希孟自然十分满意。
劳累了一天,众人吃过晚饭后,便各自回房歇息。
丁弘依然没有放松,一直守到后半夜,才慢慢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众人一切安好,丁弘亦长出一口气,想来应是把那些跟踪的人甩掉了。
和承照一起拿上诸多画具,随王希孟走出别院去往桥边,只是当路过山脚一片小树林时,丁弘的瞳孔骤然紧缩。
别人或许不敏感,但他却能清晰地闻出附近有血腥气。
将王希孟送到指定的地点,丁弘找了个借口又回到树林之中,仔细查看之下,只见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