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独而是与众多天地大道交织纵横。须知任何主观所产生的意识接触,都会不可避免的牵扯其他大道,自然容易被道同化。” “这时,还虚境对大道的主观篆刻便有了作用,在炼虚合道前期,需对上一个境界在大道上篆刻的主观进行打磨,加深。” “在自觉足够之时,斩断自身主观之念,以达到空明无我之境,这时的主观被大道引动,不需自己主动便可与道相合,且不用担心牵扯其他大道,因为这非主观的臆念,而是大道本身的牵引。” “当合道成功时,第二步与道同频便起了作用,主观意识与客观大道互化同频,显则为 “形”(主观个体),隐则为 “炁”(客观天地),达 “炁形不二”。” “这时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将达至完美平衡,既我为天地!”第(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