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接去找了常秀,一家三口,在院子里聊天,伺候的宫人都给打发得远远的。朱标对常秀说了他对于恩旨的想法,让她给参谋参谋。
    “秀儿,感谢殿下对常家的体念。弟弟年纪轻轻,靠父荫封公爵,难免轻狂,先前已然惹出了不少麻烦,殿下没有深究,已是对对弟弟最大的爱护。如今若是再加恩,秀儿反倒要推辞了。”常秀轻声说。
    “秀儿能这么想,我心里就踏实了。”
    “殿下,秀儿认为对于魏国公和韩国公,只是结亲还不够。”常秀说。
    朱标问:“哦?愿闻其详。”
    “结亲一事,不能在大典上公开提及,加封了其他人,唯独缺少了这两个文武领袖,保不齐会有人浮想联翩,以为殿下与两位国公之间有什么矛盾,这不利于朝局的稳定。”
    “秀儿的意思是,对两位国公还是要明旨加恩?可是已经加无可加了,否则也不会想到结亲的办法。”朱标两手一摊。
    “确实,两位国公已位极人臣,再加恩话,就只能破例了。”
    “如何破例?”
    “爵位、散阶、勋级皆无可加,那就在官职上想办法吧。殿下以为,三公兼任三孤,如何?”
    “三公兼三孤?”朱标念叨着,“是个办法。秀儿果然冰雪聪明。”
    “殿下谬赞了。”
    关于胡惟庸,朱标也没有对常秀提及。胡惟庸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名垂青史,他到底心肠如何,朱标决定采取和便宜老爹一样的策略,升他的官,探探底。
    可是朱标没有朱元璋那样的震慑力,所以他更需要徐达等武将的站台。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要掌握了军队,就不怕胡惟庸会翻天。至于和他走得近的几位侯爷,朱标也会小心提防,将他们派到几位国公的手下,尽量远离南京。
    日子转眼即过,该回来的人已经回来了,二十七日的斩衰期也到了,登极大典也已准备妥当。前两天礼部侍郎李叔正来汇报了典礼的仪程。最初,礼部会同几个相关部司,草拟的大典流程十分复杂,比之朱元璋的开国登极也不差多少了。
    朱标看后,认为嗣君继位没有必要铺张浪费,点到为止,保留必要的环节就可以,于是令他们删减酌定后再报。侍郎李叔正递上来的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苟成神君,宗门让我当炉鼎除夕坐庄震八方,初一连夜离故乡都市最强武帝真千金快回来,他们都想拆散你家重生渔村:开局赶海喂饱全家从种药开始苟道长生重生乌鸦,无限进化至世界最终携崽强势回归,渣总求复合?没门别把情当真玩游戏会死人?一代杀神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