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高丽使者的请求?”
“朕册封与否,只是个名头而已,对高丽国内的局势没有什么影响,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吧。你权当不知道内情,该安排就怎么安排。”
“臣遵旨。”牛谅拱手道。
“好了,下去吧。此间谈话,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臣告退。”
现在的高丽,由太祖王建于公元918建立。高丽建国之初,王建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一致对外,不得不与地方豪族达成妥协,形成一种联盟式的政权。这虽然让王建能够统一力量,分别于935年和936年攻灭新罗和后百济,基本统一朝鲜半岛,但是也让王权失去了权威,无法有效掌控国土。强势的王建去世之后,高丽随即陷入混乱之中,直到光宗王昭上位,他施行铁腕手段,对豪族势力进行大清洗,推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吏,使得高丽国的王权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再之后,历任高丽国王,为了进一步集中手中的权力,大力向中原学习,借用唐宋的典章制度,全面构建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豪族势力与王权取得了平衡,国力得到了加强。在后续面对契丹的入侵,最终取得了胜利,保住了根基。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平稳发展之后,高丽不得不面对更加强大的蒙古骑兵,这一次他们没能保家卫国,公元1259年,高丽王子王佃作为人质去元大都。命运往往就是这么难以琢磨,作为人质的王佃,却成为改变高丽国运的关键人物。
蒙古征服了高丽,不是保持简单的朝贡,而是属于半占领的性质,要求高丽缴纳赋税,出兵出粮,压榨剥削得非常厉害。王佃为质之时,正赶上蒙古大汗蒙哥去世,兄弟争位。王佃政治目光敏锐,选择了支持忽必烈,赢得了忽必烈的好感。登极之后,忽必烈对高丽格外开恩,撤回了驻兵,结束了对高丽的军事占领。
王佃回国继位之后,借助蒙古人清除了掌控国家的武人集团,重新掌握国家权力,从此全面降服于大元帝国,多次配合蒙古东征日本,出力甚多,蒙古设立征东行中书省,由高丽国王任左丞相。在此期间,高丽国王积极向蒙古请婚,忽必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高丽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