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部族与青藏高原上的藏族,曾同属于强大的吐蕃王朝,民风彪悍,多次击败当时强盛无匹的大唐,甚至一度占领长安。吐蕃王朝灭亡之后,西番地区大部分归在西夏的统治范围,四川西北部地区则属于宋代,设置羁縻州,以土司自治。直到蒙元一统,连同高原上的部族一起,才在名义上归属中原大一统王朝,由宣政院以及下属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
元明交替之际,朱元璋虽然占据了广阔的中原地区,但西北、川西以及青藏地区仍在蒙古诸王的统治下,听命于北元,不曾向大明降服。
洪武三年,大将军徐达在定西大败扩廓主力,北元在西北地区的军事实力骤降,并遣邓愈西进,攻陷朵思麻宣慰司的驻地河州,西番部族大为震惊,加之元顺帝在不久之后驾崩,西番部族包括高原藏族的僧俗首领纷纷遣使请降。
朱元璋在这一地区延续了元代的自治制度,不派流官,由僧俗首领管理各自的地区,并且可以世袭,以保持相对稳定,这种拉拢上层精英的政治路线最省时省力。同时多封众建,大大小小的土司数不胜数,分化他们的实力,以便朝廷统治。
例如,河州的朵思麻宣慰使何锁南普向邓愈请降,并到南京朝见朱元璋,接受封赏。有了他的表率作用,隔三差五就有部族首领带着旧元赐予的金银牌印、宣敕等向明军投降,都受到了很好的礼遇,并授以官职。
洪武四年,以何锁南普为河州卫指挥同知,朵儿只、汪家奴为佥事,下辖千户所八个,军民千户所一个,百户所七个,汉番军民百户所两个。何锁南普等人的官职均为世袭。
河州之地设置卫所,倒不是为了给那些番族首领几个官儿做,而是为了威慑地方,防止这些人与蒙古诸部互相串通,造反作乱。
反观四川西北部的番族地区,都是一些安抚司、长官司之类的土司,主要沿袭了元代的管理体系,没有卫所这样的军事机构。不仅如此,整个四川行省的卫所编制,比之其他各省都少许多。
与此同时,朝廷设立茶马司,以茶叶交换马匹,加强与西番地区的贸易活动,在经济上维持该地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