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张允躬身答道。
“所耗物料、人力、银两,你们核算之后,递一份预算上来,朕先看看。”
“臣遵旨。”
“修建一事,不急于一时。当务之急是盯紧孝陵工程,不可轻忽。”
“臣谨记。”三人施礼告退。
三人走后,朱标也离开了谨身殿,去往御书房。在路上,吩咐马忠去大理寺传口谕。
话说,退朝后的刘基揣着一肚子的糊涂,回到大理寺衙门。不多时,马忠便到了。
“臣大理寺卿刘基、臣大理寺左少卿王范、臣大理寺右少卿周志乾,恭请圣安。”
“圣躬安!”马忠高声唱和,“陛下口谕,着大理寺卿刘基,即刻交接公务,务必于本月离京返乡。大理寺日常事务暂由左少卿代管。”
“臣领旨!”刘基、王范答道。
待到马忠离去,王范小声地说:“陛下为何如此急于让大人离京?眼下距离月底已不足十日。寺务繁巨,一时半刻怎能交接明白。下官才疏学浅,如何担此重任!不如上书陛下,请求宽限几日?”
刘基边往正堂走,边摇头:“不必!承蒙先帝厚恩,任大理寺卿,老朽年迈,精力不济,多亏二位少卿协助,方能不负天恩。如今辞官还乡,是陛下体恤老臣。本官负责的具体事务,本就不多,很快就可交接完毕。日后,寺内事务就仰仗你们二位了。”
“下官定不负皇恩,不负大人所托。”王范、周志乾回答。
当日交代完公事,刘基略作收拾离开大理寺返回家中。长子刘琏听闻皇帝竟然自说自话让父亲辞官回乡,心中愤懑。
“京师是非之地,走了也好。只是……”刘基叹了口气,“老臣愧对先帝所托。”
“当初是陛下力请父亲出任大理寺卿,父亲一把年纪,操劳半生,如今却……真叫人寒心。”刘琏不满地说。
“慎言!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刘基正色说道,“从今日起,闭门谢客,任何人都不见。赶紧收拾行李,尽快离京,回青田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