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4)页
。至于承宣布政使司,品级上应该与都指挥使司相同,避免被军队牵着鼻子走。而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刑名,与大理寺和刑部脱不开关系,但毕竟是地方衙门,在品级上总不能高于朝廷中枢衙门吧。”
    “学生明白。”
    “这只是表面功夫,重要的是要把地方大权掌握在手中。革了行中书省,那些原本就食禄而不视事的平章政事也就没啥用了,真正掌握实权的是左右丞、参知政事这些人。”
    “这么说的话,新设立的布政使也无非在这些人中选出。”胡惟庸微笑着说,“那我们依旧掌握着地方的实权。”
    李善长捻着胡子说:“第三,刘基请辞归乡,老夫也有些看不明白。上位在时,刘基不得圣心,多次上书请辞归乡,实则避祸。好不容易,上位答应他辞了官,但仍要求他在京师居住。后来重置大理寺,是太子力劝刘基出山的,如今却逼走了他。”
    “逼走刘基?”
    “老夫纵然还看不透全部,但是刘基归乡,绝不是自愿的。上书请辞只不过是陛下的借口而已。”
    “前两天陛下让宋讷和张度整理历代中央官制,说得好听是为学生减轻繁重的公务,实则有意分权中书省。这一举措正需要依靠浙东文人的推波助澜,此时让刘基辞官返乡,岂不是背道而驰?”胡惟庸问道。
    “分权的事情八字还没有一撇,远没到让他们处理的时候。就算地方设立三司,互相制衡,对于中书省也没有太大影响。此时让刘基返乡,着实不合常理,这也是老夫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确实如此,而且陛下特意传旨让刘基务必月底前离京。”
    “那么,在刘基离京之前,都睁大眼睛给老夫盯紧了,看看有谁为他求情。”李善长忽然提高了声调。
    “这还用说,肯定是浙东那帮文人,像是宋讷、宋濂等等。”胡惟庸脱口而出。
    “老夫不是让你盯着他们,而是要看陛下如何处置。明白吗?”李善长语气有些不善。
    胡惟庸恍然,赶紧起身鞠躬:“老相国高见,学生明白。”
    李善长起身走到胡惟庸面前,意味深长地说:“惟庸啊,这天下是我们淮西文武出生入死,为上位打下来的。可是,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啊!”
    胡惟庸闻言,
第(3/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王者:他搅屎棍,谁让他打比赛的火影:开局解开查克拉限制癌症晚期,总裁妻子疯狂报复我古武大佬在六零哨向:从万人嫌苟成万人迷偏心假少?我在星门打怪道法滔天稀巴兔传奇逆天炼气期方羽唐小柔每月可以许愿,道宗圣女沦陷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