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吃了一口小菜,笑道:“咱的身体可比你强多了。”随即,他又放下筷子,叹了口气:“国家新立,百废待兴,事情颇多,眼下让老百姓吃饱饭才是头等大事啊!当初为啥造反,活不下去了啊!”
“父皇开创大明江山,千古伟业,功盖三皇,德比五帝。儿臣愿为父皇分忧!”朱标赶紧马屁送上。
“得了,咱知道自己的斤两儿。让天下的百姓安居乐业便是最大的德行。你还小,再多读两年书吧。有你替咱分忧的时候。好了,快吃吧。”
“我想早点儿替你分忧啊,老朱。不过,等到洪武十年,我就可以监国治政了,也不算太晚,时间还算充裕。”朱标心里想着。
当下父子二人不再多言,吃起饭来。马皇后熬的粥饭香浓郁,做的小菜清爽开胃,朱标不一会儿就喝完了一碗粥,正想着再来一碗。恰逢马皇后端着托盘回来,朱标赶紧起身,小跑几步来到马皇后跟前,双手握住托盘,“母后,您请安坐。这粥,儿臣来端。”
马皇后见此一愣,会心一笑,随即放了手,走到桌前坐下。
“陛下,标儿长大了,知道心疼人了。”
“妹子说的是,咱也觉得标儿懂事了很多。”
朱标将托盘放在桌上,将其上的一碗粥放在马皇后面前,另一碗放在自己座位前,随口说:“读书使人明理,孝敬父皇母后是天理。”
“很好!《孝经》云‘夫孝,始于事亲’。”朱元璋颔首称赞,转而对马皇后得意地说道:“妹子你看到了吧,读书有大用。”
马皇后点头称是,满脸的笑容,一个劲儿地让朱标多吃。
“陛下,臣妾以为,标儿身边缺个人。”马皇后没来由地说了一句。
“缺人?东宫伺候的内官不少啊,而且太子少师、少傅、少保、詹事等属官咱也指定了最佳人选。妹子何出此言?”朱元璋一头雾水。
马皇后扑哧一笑,“臣妾说的是,标儿身边缺一个贴心人,照顾他的人。陛下,得物色合适的儿媳人选啦。”
朱元璋闻言恍然大悟,扭头打量了朱标几眼,说:“妹子说的有理。标儿现在长大了,再过两年便可大婚,是要着手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