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子殿下。奴婢叫秦顺,南京本地人,十五岁。”那名小内侍答道。
“哦,秦顺。起来吧,叫人进来伺候我更衣!”朱标吩咐道。
“是!殿下”秦顺闻言刚要起身,便又喊道:“太子殿下小心,榻下有东西!
朱标被他吓了一跳,闻言下意识地抬起了双脚,忙问:“榻下何物?”
“回殿下,里面有些黑,奴婢看不清楚。”
“昨天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晚间我没有听到任何动静,想来不是个活物,你且小心将其拖出来看看”。朱标定了定神,说道。
秦顺心里有些怕,这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他猫腰探到榻下,用手戳了戳那东西,确实没有什么反应。离近了观察,是几个圆咕隆咚之物。他小心翼翼地用双手交叉,兜着那堆东西拖出了床榻。朱标定睛一看那堆东西,不由得喜出望外,原来是几个土豆和红薯,正是他穿越前准备的早饭。
这可真是‘正愁没有招儿,天上掉下个粘豆包’。粮食问题就着落在这几个土豆和红薯上了。朱标赶紧蹲下身来,把红薯、土豆一个一个地拿在手里观察。土豆表面还残留些许泥土,有几个芽点,没有腐烂的迹象,红薯也还算是新鲜。
“等把这两种作物推广开来,天下就不愁粮食吃了,人口问题解决了一半儿。太好啦,哈哈!自己早饭怎么没吃玉米呢,那可是高产作物。不过,貌似煮着吃的嫩玉米做不了种子。我是不是想太多了,有土豆、红薯已经是老天保佑了。嘿嘿。”朱标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边想,一边傻笑起来。
秦顺看着太子坐在地上傻笑,有些纳闷儿“这是什么东西,把太子爷乐成这样”,便试探地问道:“太子殿下,您怎么这么高兴啊?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朱标站起身来,笑眯眯地说:“没见过吧!我告诉你,这是”话刚要说出口,却又咽了回去。他想到这俩东西在现代,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扔路边都不见得有人捡,但是明初却没人见过,更不知道可以种植食用。如若贸然拿出来,一旦被追问起来自何处,岂不无言以对。顿时又泄了气,坐回地上。秦顺见太子爷刚才还兴高采烈,话说一半儿,又愁眉苦脸,一时也摸不着头脑,站在一旁不敢出声儿。
“有了,接着‘装神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