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到那北平城的距离不过三百二三十里地,那么以现如今火车的速度,一天之内轻轻松松跑上一个来回完全没有问题。
可若是水泥官道交通,明显要慢上许多。
考虑到北平的建设,所以老朱毫不犹豫的拍板之后,徐达这位负责北平建设的大佬自然是举双手表示赞同。
毕竟北平想要建设好,那么各种物资就需要能够跟得上,天津港抵达北平的铁路一旦建成,必然能够极大地缩减时间,提高效率。
特别是现如今,从那东边的金山市运来的那些巨木,最是适合用来建设和修缮新帝都的各种建筑。
就在老朱正与李善长一边喝着一边闲聊之间,毛骧又屁颠颠地快步冲进了文成殿。
此刻原本正在文成殿内兢兢业业的预处理着各种奏折公文的那些内阁成员齐刷刷地抬起了头来。
看向那位一脸兴奋之色的锦衣卫指挥使,不消说,肯定又是有什么好消息传来。
果然就见那毛骧赶到了老朱的跟前之后,直接就递上了一叠公文。
“上位,这里是扶桑一带的四位国主特地向上位进献上的国书。”
“四位?哈哈,来来来,给咱好生瞧瞧,咱倒要看看,这帮家伙的国书,都是怎么写的。”
老朱双眉得意地一挑,接到手中之后,拿起了最上面的那一封国书看了一眼之后,不禁大乐,朝着身边的那李善长道。
“看来啊,如今这些倭人,总算是学乖了,你看这份国书上写的是什么,大和国王臣足利义满……”
李善长一边拍着马屁一边凑近扫了一眼之后,顿时眉头一皱。
“那都是因为上位天威,令四夷威服,只不过依臣之见,这所谓大和国主,仍旧显得甚是逾越。”
“此邦不过一弹丸之地,过去自命不凡,妄自尊大,号天皇,而今虽去皇号,却还在国名之前加大字,依臣观之,此国贼心犹未死。”
这话落入了老朱的耳中,亦让老朱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百室言之有理,咱也觉得这些小倭,犹不死心,居然还想我大明恩准其为百倭之主,以讨诸倭,呵呵……”
“看来这个足利义满明明就是想要取之前的倭王而代之,再一统百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