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过去这里也不是不种植水稻,只不过这里异族丛生,战乱频频,导致民不聊生。
老百姓们连活路都快没有,哪有心思种田,而现如今,随着常二郎一系列的土地改革,让那些老百姓们也都拥有信心。
再加上那些大量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以及种植培育等许多新技术的出现,必定会使得这北方的水稻产量走上一个台阶。
。。。
就像现如今,常二郎出了城,就能够看到那沿河两岸全是密布翠绿的稻田,更远一些的距离,则是高高的玉米。
而且还有不少的百姓,在现如今不属于农忙的时节,也加入到了那各大工程队中去卖劳力多赚些钱。
而就在他们前抚顺的路途上,总是能够看到一辆辆满载黑色煤炭的牛车、马车等交通工具,正在将这一车车的优秀燃料,运往沈阳城。
之后就会从沈阳这里,转手到那些从各地赶来的煤商手中。
双方自然是要签约供货卖货协议,使如一斤煤的零售价,加价不得超过几成。
如果超过这个数目一旦查明,不但需要赔偿,甚至还会被报官惩治。
而且,采购价以及煤炭的供应价之间的价差,已然足够各地的煤商大赚,同时又还能够让各地的百姓享受到益处。
之所以需要如此,常二郎自然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百姓前来这里定居。
稳定的物价,稳定的收入,以及稳定的治安,方方面面,都是吸引老百姓们迁徙的要点。
抵达了那煤矿之后,常二郎率领麾下将士,也都进入到了这座号称亚洲第一露天煤矿的抚顺煤矿进行参观。
也幸好这里是露天煤矿,开采十分的便捷,目前产量正稳步提高当中。
而且预计等到了十月份,这里的煤炭产量,就足够整个辽宁府以及辽东都司所需要。
现如今头疼的就是铁炉子的产量不足,不过好在,这两个月来,大量的铁炉子,正在经由海运,抵达盖州港。
虽然采购铁炉子需要花钱,但问题是,煤炭的价格却十分的低廉,而且还耐烧,火力又大又持久。
至少现如今各州县的老百姓们,也都开始接受使用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