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之前的一个月,满清大军的后撤以及执行的坚壁清野策略,导致每一次满清大军的后撤,必然会造成上万或是数十万百姓的饥荒。
一度导致蒋西山率领的北伐大军,不得不一边前进,一边安抚那些被满清抢光粮食的百姓。
也因此使得蒋西山的后勤压力极大,好在山东沿海地区的城市早就被明军海军占领,大量的粮食也从这些沿海城市运输至内陆。
因为杨三生早就预料到,满清唯一对抗明军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北方的百姓成为明军的负担。
毕竟明军北伐是为了收复故土,解放北方的百姓,面对这些没有粮食的百姓,明军肯定不能放任不管。
只是,满清始终是目光短浅,如今的明军在杨三生的领导下,早就不缺粮食,强大的海运能力和吕宋群岛的粮食产量,早就可以满足整个大明的粮食消耗和运输。
再加上堪察加半岛、库页岛等地的还有充足的肉类补充,更是减少了百姓对粮食消耗数量。
所以,面对满清这种卑鄙的手段,杨三生甚至还想笑。
若是满清鞑子寸土必争,说不定还会造成更多的百姓伤亡,可满清鞑子采取丢弃百姓这种策略,直接减少了大量因战争死亡的百姓人数。
如今,随着蒋西山率军占领天津卫,大量的船只在天津卫靠岸,让大军的后勤补给更是不缺。
…………………………………………………………
黎明时分,太阳刚刚升起,唐山城南二十里的旷野上蒸腾着铁锈味的水雾。
蒋西山在距离满清军阵不足三里的空地上勒住战马,身上的玄铁甲与马镫相撞的脆响惊飞了附近的鸟类,他回头望去,只见远处的地平线正在诡异地蠕动。
那是北伐的四十万明军。
此刻,曹变蛟、尚可喜、江道齐等一众将领,全都齐聚在蒋西山身旁。
晨光穿透漫天黄沙,数万面明军旗帜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条咆哮的苍龙。
前排明军士卒的步伐整齐划一,每踏出一步,便会让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