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正餐之间的加餐,用四川方言怎么说?
    过去一般农村栽秧挞谷、修房造屋等需要请人帮忙;或逢年过节亲朋到访等,好客的四川人在正餐之间,多会准备面条、饼子、汤圆、醪糟蛋等为他们加餐。有时也叫吃点“开水”,这“开水”可不是白开水,基本等于“醪糟汤元蛋”了。
    四川方言丰富多彩,关于正餐之间加餐的方言称谓,有好几种说法。
    一、打腰火
    这个说法的地区较少,大概是川南自贡、宜宾一代有这个说法。四川著名的建川博物馆创始人樊建川先生出生于宜宾,他有次在微博中就提到了“打腰火”。未查到具体来源,大概是字面意思:正餐离不开生火;腰,人体中部。“腰火”就是正常生火时间的中途生火,引申为加餐。就不展开了。
    二、打腰台
    “打腰台”常误为“打幺台”,其实是错误的。
    “幺台”指川戏最后一台戏,戏曲结束之意,所以引申意为结束、完结。“幺台”中间还可以加限制语,比如“幺不到台”,就是下不了台、收不了场之意。
    而“打腰台”的“腰台”,其实是来源于梨园的称谓。
    旧时演高台戏,会首会在“正会”的上午演出中给戏班送犒劳,谓之“送腰台”,鼓励戏班演员继续卖力唱戏。
    送的“腰台”一般为大肉、粉条、豆腐、馒头等食物和装现金的“礼封”,用大盘端着,故意从观众中走过,直送舞台。
    清代四川才子李调元《童山诗集》里赋诗一首记:
    本因祈雨酬神戏,翻为雨多酬不成。
    赢得豚蹄兄妹共,腰台多谢社翁情。
    豚蹄,即猪脚。
    有些地方分得细,早餐与午餐之间叫“打腰晌午”,午餐与晚餐之间加餐叫“打腰下午”。通称也都叫“打腰台”。
    川北、川中、川东的广元、绵阳、遂宁、达州、巴中以及重庆等许多地方都把加餐称“打腰台”。
    三、打腰站
    明清时期,“腰站”为邮驿组织形式中驿、站等的补充,“腰站”即为两驿站之间为节省马力而设的邮驿组织形式。当人们频繁地于“腰站”休息或吃点东西,便衍生出表示休息、进食义的“打腰站”一语。
    《汉语方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开局】地府牛头来教学生穿越古代带球跑文里的渣A不知道怎么起名字:只好看破了四合院:眼红系统,全院人麻了多宝御兽师星辰从洪荒到诸天万界异医人穿成寡妇带三娃,半路相公又归家吾乃洪荒昊天数据大帝转校生改变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