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他所在的客栈与风笛子家还有一段距离,再说还有山路,所以行动起来难免有些慢,在加上刘子肖还是一个孩子,因此,直到快日落西山的时候,他们才来到,风笛子的别院门口。
虽然这里居于山间,可有一条人工开凿的山路,再加上风笛子,弟子众多,时常都会上山下山,来往密集,这里也就被一些江湖人士所熟知,不至于那么荒凉清冷。
别看这里称为别院,可规模却一点不亚于自己的山庄,同样是亭园满目,高堂林立,一副典雅之气,尽显月家风范。
尤其是这个正门,可说是气派宏伟,一眼望去很是壮观,最令人醒目的当属门楣上的,三个大字,笛声苑,可说将一个音乐世家的风范,尽显在字体本身了,给人一种神秘悠远之感。
瞬间,英月生就敲开了,笛声苑的大门,来人是风笛子的管事,一脸正气,朴实无华,很有乡绅士卒的感觉。
英月生随口道:“这是风笛子伯父家吗?“
只见管事一副严谨态度答道:是的,请问您是谁,怎知我家主人大名?“
英月生回道:“我是他的贤侄英月生,麻烦通报一声。“
管事一听,有些惊讶道:“哦,原来是英大侠,我经常听主人说起您,不用禀报,主人正在给学生授课,不如你直接随我来。“
说完,便急忙上前带路,英乐生想也没想,就带刘子肖随后跟进了。
来到大厅,管事就招呼两人坐下了,可没想到,风笛子此时刚好授课完毕,来到大厅,与英月生直面相见了。
只见风笛子一副热情之举,急忙上前问候,管事见此,退下准备茶水去了。
见是伯父,英月生也急忙起身向风笛子行礼,这两人多时不见,甚遇知音。
只听风笛子笑迎道:“月生啊,你来了,多年不见真是想死伯父我了,这次来可要多住几日,与老夫唱弹几曲,当年一别老夫可是实感遗憾。“
英月生感叹道:“我又何尝不是,记得当年我随父亲来访,期间可谓不亦乐乎,只可惜岁月蹉跎,我已经不再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子了。
风笛子也叹息道:“是呀!人生如梦,一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