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又没那个技术能力,所以暂时先别想了。把脑海里的一些后世好用的农业机械先存着,等有能力有机会生产的时候再拿出来吧。
因为李龙还要开着拖拉机跑一百多公里,所以这个收割机卸下来后并没有装在李龙的拖拉机上,而是直接被工人们抬着放到了车斗子里,并用绳子绑结实了,不至于磕着碰着。
“两百块钱。”杜同舟比划的数字让李龙觉得真是捡了个大便宜。这玩意儿真要批量生产,怎么着也得五六百块钱吧?这下子就省了两辆自行车的钱。
付了钱开了票,李龙记下了厂子里的电话号码,答应杜同舟有了情况后会第一时间给他反馈。
开出农机厂,李龙心情还是很兴奋。这收割机如果真像杜厂长说的那么厉害,那后面可干的活真不会少。
他已经设想过了,割一亩地麦子收两块钱,一天如果认真干的话,割一百亩到一百五十亩应该是没问题的。除去成本,一天赚个两百块还是能达成的。
毕竟当初村里第一个买大马力轮式拖拉机的家伙,为了挣钱基本上是拼了命的,一个人一天一夜开着大马车拖拉机犁了四百亩地——咱不和那个疯子比,就只白天干,能干一半到三分之一就行。
毕竟收割机收割小麦可比犁地轻松多了。
心里这样想着,李龙去了酒厂买了一箱奎屯特曲,又去红旗大楼买了一些零碎的东西,吃的、穿的,小孩的玩具,以及老人的衣服等。
到工地上和李安国他们道别后,李龙开着拖拉机先去食堂吃了个饭。现在不到一点,吃饭有点早,但一路上李龙依然不打算到那些路边食堂吃饭,那就提前先吃了,再往回赶。
一份拌面加三个面吃饱后,李龙开着拖拉机出了kt市,到兵站那里的加油站加了油,然后突突突的向着东面开了过去。
来的时候很快,回的时候也很快。
已经到了五月下旬,两边的戈壁滩植被并不多,没有像后世那样大面积被开垦出来变成良田,这时候空气蒸腾,阳光照在身上热辣辣,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