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弥漫起炒货的香味儿,炒货厂到了。
眼下油葵还没大面积成熟,炒货厂其实也和挺缺原料的。
每年农村的秋收季,炒货厂会大量收购花葵、白葵、黄豆等作物,作为原料储备起来。
粮食局虽然收购有不少这些东西,但收购起来后一部份作为国储物存到了库房,一部分油葵要榨成油出售。
粮食局通常不收花葵,和炒货厂基本上不搭界,偶尔有点交集就是黄豆,不过石城、玛县这里不是黄豆(也就是口里说的大豆)的主产区,偶尔有种一点的。
他们收的比较多的是蚕豆,本地人叫这个叫大豆。
还有就是种植的比较少的花生,以及打瓜籽。
其实兵团也有少量种打瓜籽的,但面积并不固定,这玩意儿种起来还是挑土地的,不是什么地产量都能种起来。
李龙估计明年队里有人种,必然会有一批人会失望。
因为有些农民会跟风,有些农民也会非常固执。他们觉得自己种地还是没问题的,啥都能种,所以要说让他们去找别人请教技术,那有点难。
当然,这是少部分,大部分农民对于新种植的东西,还是有点敬畏的。
新葵没下来,炒货厂的原料科就有点忙,他们每个月也是有生产任务的。
拖拉机开到门口就被拦了下来,李龙也不急,他直接就说找厂长。上一次过来是找到了厂长问的事情。
门卫也很客气,能开拖拉机的必然不是一般人,况且这个不一般的人还给他塞了一包红山烟!
门卫摇电话到厂长办公室,厂长让门卫问来人干啥的,李龙就大声说:
“卖打瓜籽的。”
门卫如实传达,厂长就让直接去找原料科。
有人能过来直接卖地里种的农产品这算是比较新鲜的事情。眼下炒货厂算国营企业,基本上是统购统销,但也有一定政策上的放宽。
毕竟上面有收购政策,厂里也需要有一些灵活的资金,不然过年过节怎么给职工发福利?
这年头别看福利发的东西挺便宜,就是毛巾香皂卫生纸啥的,但那可是厂子兴旺的象征。
这时候的卫生纸和后世的圆筒状不同,是塑料袋装的长方形,一层一层的。纸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