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建发现,这本县志上主要记录的都是关于石棉县这个地方的自然地理和物产记录。
标注了石棉县周边的交通枢纽,群山以及地标。
“这本没有。”曹子建自语了一句,这就将心念一动,从储物戒指内取出了另外两本。
第二本,是关于石棉县的经济和民生。
主要记录了自明清时期商人对石棉县的影响,也包括当地店铺分布,商路形成及各地之间的商贸往来。
“也没有。”曹子建这就翻起了第三本。
这第三本,记录的是石棉县自自嘉庆元年开始县内发生的一些各种事迹。
曹子建一目十行的阅读着。
“有了,石棉县同治二年发生的事迹。”曹子建准备向后翻阅的手一顿,开始认真看起了县志上的记载。
同治二年一月五日,县内一名谢光明的乡绅与土匪杨怀安就当地石棉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争夺,最后,由乡绅谢光明取得胜利而告终。
但同样的,这次胜利的代价也是惨痛的。
双方因为争夺,造成了数百人的伤亡。
同治二年五月十四日。
石棉县的紫打地来了一支反叛军,该反叛军的首领为太平军石达开。
其率众有四万余人,马车数千匹,物资无数。
据说此人在太平军中有太平军第一帅之称。
来到紫打地之后,石达开军队发现这里地势险峻,前有大渡河,左临松林河,右界老鸦漩,东南山峰耸立。
隘口险仄,易进难退,为四面皆险的绝地。
于是花重金请土司开路。
对于这所谓的土司,曹子建还是知道的,就是元明清时期,在该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
即地方的头头。
然土司早就给周边所有县都下达了‘三严’,‘三待’政策。
即严断接济,严绝惑,严防窜越”和“坚壁待其衰、清野待其馁、骚扰待其疲”。
这三严翻译成白话的意思就是,对可能助长对方行为的武器、信息等流通渠道实施全面封锁,坚决遏制具有煽动性、误导性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