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也是个聪明娃,年纪小小就坐的住,一手绣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就是养的娇,而且因为识字懂规矩,性子很傲,被什么都不懂的乡亲一吹捧,觉得十里八乡都没人配的上自己,这样好的自己合该嫁到大户人家当少奶奶。
祖母见把孙女养成这样,悔不当初。
她当初也只是一个困于后宅的下人而已,再是见识有限也十分清楚孙女和城里小姐们的差距可不止是家世。
这见识和规矩也就只能蒙蒙见识短浅的乡邻。
可惜原主性子已经养成了,加上祖母的身体也已经败落的厉害,加上无意听到儿子儿媳商量等她死去之后,就把孙女送到大户人家当妾室……
好在祖母抱养原主的时候就在族里报备过,把原主记在了她娘家哥哥名下。
祖母原本也姓秦,幼年时家乡遭灾,一家人流落他乡,到最后只剩下父母兄长和她四人,实在没办法了,父母便把她卖了以为她求一线生路。
她还记得她卖身也只换了几斤粗粮而已,而那会哥哥已经病的奄奄一息了。
说实话,那会受灾的范围很大,人命贱的连条狗都比不上,她哥哥家人存活的几率不高。
所以她留下原主也是私心想给娘家留条血脉。
这样的好处就是原主成亲不需要通过她那对父母,祖母可以全权作主。
弥留之际,祖母雷厉风行的把原主嫁给了邻村的穷书生。
以原主的傲气自是不愿,从小大家都说她是嫁城里当少奶奶的命,嫁给一个连功名都没有饭都吃不上的穷书生?不得让人笑掉大牙!
祖母直接抛出嫁给穷书生,还是被亲生父母卖到肮脏之地,让她自己选的话语。
原主自是知道她不在身边长大,那对夫妻对她没有半点感情,自然是做的出那种事情,于是委委屈屈的嫁了给穷书生。
因心里不情愿,成亲之后自是比较作,加上不久疼爱她的祖母去世了,原主郁结于心,三天两天的生病,很快积蓄花完了。
靠着书生的照顾和他抄书换取的断断续续的药,原主也只撑了一年就领了饭盒。
现在距离原主领饭盒的时间不多不少,也就剩下两个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