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没有做生意的天赋,读书也资质平平,到这般年龄也不过才考了个秀才,往上考了两次都没中,他觉得自己估计就止步在此了。
但他两个儿子天赋比他好一些,他也没指望儿子能中进士当官,但也希望有机会让赵家表兄弟们指点一二。
好歹让儿子们考个举人出来,到时候不拘是去书院当先生还是捐些钱到衙门当个文书都可,好到有个生计,莫要像他这边碌碌无为。
想必盛柏呈,赵家两位舅舅对盛柏庸印象还是可以到,倒没怪罪到他身上,这几天他们也看到了盛柏庸的妻子周氏在照顾赵氏也很是用心,赵氏临终愿意把嫁妆分一部分给赵氏这儿媳妇,说明赵氏还是不错的。
他们也没想今天就离开安平城,便由着他跟着。
原本是想去住客栈的,薄景曜直接把他们带到了一座小院。
这个院子是买给盛云悠的,当然钱也是盛云悠的钱!
老太太走了之后,得知盛云悠要留在安平守孝,薄景曜便托付刘秉伦买下了一座二进的院子,住下他们完全足够的。
小院处于城东莲花弄里,离盛家两条街的距离,并不远,一行人便走着过去了。
老太太临终前就已经在想盛柏庸的安置问题了,她知道长子夫妻的德性,知道厚道的儿子落不得好,便拿体己银子替他买了一座宅子,碰巧也子莲花弄,和盛云悠的房子就隔了两户人家。
看到薄景曜带他们往莲花弄的巷子里走,盛柏庸惊讶了一下,甚至还有一种大家是到他家住的错觉。
盛云悠的宅子是左边第三户,见薄景曜停下敲门,盛柏庸赶紧上前和舅舅们道:“前面隔了两户的那家便是母亲给我们买的房子,可惜那房子还在修缮,不然舅舅们住我那边更为方便一些。”
“有心了!”
赵家舅舅毕竟年纪也上来了,这几天又伤心又累,身体还真有些遭不住,也没什么耐心招呼他。
见他要跟着进门赶紧阻止,“你先回去吧,你家孩子还小,家里还不知道会闹什么幺蛾子呢,只周氏一人怕是应付不来。”
已经知道舅舅们的住址了,盛柏庸也不急了,忙低头告别,“那改天外甥再带孩子们过来告罪。”
盛家族老们已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