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越强大,对欧洲各国的吸引力就越大,这就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所以美国一直找机会想要“修理”一下法国,但是戴高乐执政法国,法国国有企业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比如水、电、油、交通等基本都是国有企业,这在西方国家非常罕见,让法国经济保持了高度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安全性,让美国没有机会插手。特别是对私人银行的控制,要求其20的资金必须交给国家作为保证基金,这是戴高乐时期治国的核心和底线,就是坚持国家控制金融并主导经济发展,并没有一味效仿美国的自由经济,所以在美国眼里,法国就是一个异类而且充满威胁
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注重资本,也就是重点加强投资获得利润分红,这个模式以美国、英国为主,在全球投资哪里有市场就跑到哪里,哪里劳动力成本低就跑到哪里。另一种就是注重劳动,也就是留住更多制造业稳定就业,帮助职工获得更高更稳定的收入,这种模式就以德国为主,而戴高乐提出了法国特色方案,就是让员工入股公司,让资本家和员工的利益绑在一起,而且还要让银行和企业也绑在一起,这种模式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这就得罪了法国国内的大金融家和企业家,因为这会让他们的利润大幅缩减,所以法国上层的金融集团把这个方案视为战争行为,他们想方设法要除掉戴高乐。
69年戴高乐被搞下台,70年去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毁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狠狠的得罪了犹太人银行家,美国走狗蓬皮杜上台,直接就把法国央行对法国产业资本低息贷款的能力废掉了,市场化利率之后,法国经济就一蹶不振。
蓬皮杜当选法国总统后,于1973年1月3日颁布了一个特别的银行法,后人称之为“蓬皮杜—罗斯柴尔德法”,之所以后人用这个名字来命名,就是因为这部法律其实就是蓬皮杜和罗斯柴尔德私下商讨的结果。该法律的出台不是为了保护法国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