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并不是有人觉得他太冷了,给他加件衣服,也没有人把他架到龙椅上,毕竟没有经过以孝治理天下的时候,道德水准还是在很高的。
这样做的活太粗糙了,容易受到天下人的非议。既然汤武的路走不成,杨彪决定大大方方的走尧舜的路了。
于是,董仲颖更为准确的说是秦王府上收到了一份文书,劝进书。
这封劝进书看上去并不重要,因为起头的人很是简单,那就是王粲,在洛阳众多的官员中即起眼,又不起眼的那一个。
跟在王粲后面的更是一些小鱼小虾,甚至有些人连上朝会的资格都没有。
如果是其他的文书,这样的文书连一点水花都没有,洛阳的大事情这么多,谁会在意一个小官说些什么。
妙就妙在,王粲的身份,他可是秦王的书记官之一。谁知道领导秘书说出来的话语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领导的意思。领导的秘书虽然级别不高,但是在某些时候,他代表着的可是领导。
至于劝进书上剩下的小鱼小虾,那就是更是没有人理会了。什么凉州七老八十没有什么官职的宿老,什么益州偏远地方的流官,什么荆州五溪蛮王,甚至还有小孩子,钟繇的幼子钟会,连这样的人都上了那封劝进书的名单之中。
董仲颖并没有第一时间知道这一封劝进书,因为按照“正常”处理公文的流程,这样的小事情就不应该知道。
等这封劝进书到了秦王府“高层”手上的时候,蔡邕当即拿到了这封文书,找到了李儒和杨阜。
“你们为什么这么做!”蔡邕找到他们的时候,手都抖了,“你们将秦王置于何处?史书上会如何记录秦王,你们想让秦王成为王莽。”
他很清楚,这背后如果没有人授意,借王粲十个赵云的胆子王粲都没有胆量领头劝进。
杨阜诧异的看着蔡邕说道:“这样的文书有什么问题吗?难道您想惩罚上书的人?”
蔡邕的手抖的更为的厉害了。
“过去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于是他杀死了敢于指责他的百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伯喈,你作为当世的大儒不应该不知道这一点吧。现在有人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