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大概我也不会离得太远,以后若是能帮上的,你们不用见外。”
    “你这是咋想的?人人都回大城市,你偏偏留在这?你爸妈肯定也早就盼着你回去了,你这样怎么跟家里交代?”李嫂也只是普通农村妇女,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也知道王笠纶的选择有些违背常理,并且还有些不孝。
    “也不是人人都回去啊,我知道河口镇也有一个留下的,不过李嫂倒是提醒我了,今晚我得写信给爸妈说明情况。”王笠纶笑着应付过去,没有说自己留下的理由。
    “我已经劝过他了,他想留下来当干部,或许这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吧。”李永强在一旁帮腔说道,虽然内心不看好王笠纶的选择,但他还是尊重朋友的选择。
    接下来便也不再说王笠纶留下的话题,几个孩子早已迫不及待的等着开饭,毕竟今天这一桌子快赶上过年了,在孩子们眼中这可是难得的大喜事。
    王笠纶和李永强都很默契的少吃,尤其是好吃的尽量不取,也是为了让孩子多吃点。
    艰苦的生活条件,让一顿美味的饭菜都是奢望,别说菜了,要是有一碗白米干饭,那也是非常奢侈的。
    酒王笠纶也没喝几杯,一来他本就不胜酒力,二来半瓶酒三个人喝也不多。
    饭后王笠纶就和李永强回房休息,李永强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而王笠纶则点着煤油灯,在一张陈旧的桌子上,开始给家里写信。
    村里其实已经通电,但是这时候已经过了用电时间,拉了闸只能点煤油灯。
    书信依然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通讯手段,王笠纶也经常给家里写信,这一年多也收了过几次家里寄来的信。
    王笠纶的父亲是苏州机械厂的一名钳工,母亲是纺织厂的车间女工,这是标准的工人家庭,他们家的条件放在全国也不算差。
    “父亲见信如晤:
    当您收到这封信时,本应是儿子返城归来之时,然在返城前夕,儿擅作主张,选择留在西北,其中缘由请父亲听我细细道来”
    这个时代的书信,基本上还是这种半文不白的调调,也不是说通用语调,而是老师就是这么教的,大家也都是这么写的,王笠纶当然也不例外。
    “西北贫苦,人民群众生活艰苦,此时县里缺少年轻干部,鼓励知识青年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重生渔村:开局赶海喂饱全家综影视从安陵容重生开始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替身为凰心声被偷听,她打烂绿茶女主的脸绝世游龙医仙重回1964,我扎根草原建设祖国!全民领主:我的虫群能无限突变幸运来临:彩票中了五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