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对这件事的意见很大,甚至我听说境外一些媒体也报道了此事,但这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引导好舆论,快速果断的处理,并展现出积极认错和补救的态度,将会让政务院的形象大为改变,利用这次事件,完全可以打造出一个高效、亲民的政府形象。”王笠纶昨晚已经想了很多,这个时候将计划全盘托出。
王笠纶从来不认为有问题或者出了事是多么可怕的,他更是一直坚持,群众需要知道真相。
“你的意思是公开承认政府的错误,终止这条法规?”夏庭邺是相信王笠纶的,但还是觉得有些激进了,历史上只有汉武帝真心实意的下过罪己诏,让政府自己承认错误,这对每一个领导者来说都是很难的。
“结果是这样,但过程我们可以干预一下,到时候意义自然就不同了。”王笠纶胸有成竹的说道,他自然也不可能让老夏太没面子。
“需要我做些什么?”夏庭邺也很给王笠纶面子,直接问需要自己做什么。
“暂时不需要,先让舆论发酵一下,等到时机合适,及时颁布新规废止旧规,只会是正面结果,绝对不会有负面影响。”王笠纶打着包票说道。
两人这次见面时间并不长,离开后王笠纶也没有去安排做什么。
而是晚上回到家,和苏静秋商量了很长时间,显然这件事他打算让苏静秋去做。
苏静秋其实也没有出面,接下的一段时间,她先是安排人在网上发帖传播这个案子,然后在利用宣传系统的关系,让国家层面的报刊开始报道。
这两手都将想要压下此时的地方政府完全没辙,舆论很快就发酵,一个案件成为全国最热事件。
当舆论达到顶点的时候,苏静秋又安排了几个学生,从法律角度分析案件,从而使事件上升为法制进程事件,让人们开始反思制度。
苏静秋这么多年来可教了不少学生,她个人在司法界本身就是有威望有名气。
最后她也借这次事件,在刊物上公开发表了一些观点。
其中最震耳发聩的一个观点就是:法律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管理百姓,更不是为了限制百姓的行为。它的真正意义,是为了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