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南方铜钱流通量过少,梁朝逐渐产生了铁钱,可铁钱造价太过便宜,容易造成钱币泛滥,于是梁元帝发明了当十钱。
到了宋代,铁钱再度泛滥。四川人发明了“交子”这样的纸币,中原地区则恢复了当十钱的铸币政策。
这样问题就出现了,由于当十钱比普通铜板大不了多少,一枚铜板成型是“费一钱成一钱”,当十钱可是“得息四”。也就是说花6毛钱就可以造出价值1块的当十钱。
这大宋铸钱自然是官府的职责,但是又没有固定的造币厂,或者说门槛不够高,只要有铜矿、有钱模就可以造钱。
出于盈利的考虑,大家自然都愿意造当十钱,于是市面上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不仅如此,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造币商人减少了当十钱中铜的占比,加大了铅与锡的比重,后两者占比较大的话就会造成钱币脆不可用。
想象一下,辛辛苦苦挣来的一个月工资刚拿回家里,结果钱不值钱了···
恶性通货膨胀的恶处谁都知道。
对此,北宋朝廷的政策是大力打击,中原至沿海地区坚决取缔当十钱。
蔡京在宰相任上几次罢免又被复用,但货币政策一直没有改变,甚至他也曾在全国推行过“交子”,后因为怕纸币泛滥给取消了。
所以这一句缺铜,确实是把孙安给顶住了,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执政户部,孙安也不知道这缺铜到底是缺多少啊?
就像现在辽东养马匹有七万余,跟陛下十万的要求一比,那还是缺,而且缺的不少,三万匹呢。
所以这话孙安就真不会接了。
“户部每年铸钱百万,总是该越来越多的才是。”韩浩问道,韩浩是户部尚书,但是这金银铜币的事情,是赵开负责,然后直接报王烨的,管理上属于有些越级的。
“咱们钱币铸造精美,比若到南洋,一枚铜板,便能买值十枚铜钱的货,如此每年便要流出不少铜钱。”赵开解释道。
“铜钱或许不足,但是金银本也在用,咱们金银总是不缺的吧。”蒋兴祖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