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匆匆出门,又急匆匆返回的韦维尔,最后只能将自己的宭境向伦敦方面报告,希望能够从首相那里获得帮助,并且委婉地表明是不是可以从蒙哥马利手下调一支印度军队回来。
在伦敦的丘吉尔这几天心情本来就很不爽,被曼德勒的一纸宣言搞的他很被动,现在又看到韦维尔的求助电报,心情就更不好了。这个韦维尔,怎么就这么不省心呢!给你的元帅军衔是白升了,还想在蒙哥马利的非洲军团。
也不怪丘吉尔对印度总督不满,在美国第一集团军的帮助下,在北非地区的英国军队不但守住了埃及和阿曼地区,更是将得意联军打的打败,连德军的一位上将和一位元帅都被盟军给俘虏了。
按理是盟军方面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北非地区没有敌人了,抽调一些部队支援一下印度完全没有问题,可没有问题还真就是问题,英国人还真抽不出军队来到印度去帮助韦维尔,原因就是英美两国首脑年初在北非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召开的会议上。
那次会议上,罗斯福和丘吉尔就商议好了,北非战场一结束,美英两个军队就会立即进行进攻西西里的作战计划的准备,而且要在八月份完成。完成之后的两国军队并不能停下来,而是发动对西欧的进攻。
这个时间两国的军队正在做经过意大利本土的准备,准备从意大利开始进攻欧洲西部,从而拉开进攻德国本土的序幕。
印度虽然是大英女王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但是和英国本土利益相比较,就不那么重要了,毕竟英国的根本就在欧洲,除非丘吉尔能把英伦三岛搬到印度洋去。
快速进攻欧洲,打败德国,重新树立英国在欧洲的地位,才是丘吉尔最关心的,韦维尔在这个时候来电报要人,老丘自然就不开心了。
老谋深算的丘吉尔,已经从苏德两国的战斗场面上看到了红色苏联的强大,那不是他所希望的,英国人希望德国和苏联两败俱伤,而不是法西斯德国被红色苏联打趴下。
在丘吉尔心里,已经对庞然大物般红色苏联起了戒心,他希望美军和英军联合进攻巴尔干半岛,从德国手中夺回巴尔干地区和扩大英国在地中海的势力范围,阻止苏联红军战后进入这个地区。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