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情势,再不过一日,营州左护卫数百残兵,必将覆灭。
英野有自己的考量,大宁在卢龙塞外,却算作关内道,辽左也好宣府也罢,就算援军已经上路又如何?
大端岂无后继之军?
都说中原倚仗三座长城,使鲸鹏蛟鳄俱幽屏。
可笑至极,那当时离人鞑虏又是怎么入关的?
不过关山迢递,阻碍重重,虚无缥缈的气运一说却是真为其横断。
尤其是武运,尤为明显,几乎过长城往北。
即便是在中原之地,也是南北有长江天堑阻断,武运独独福泽北人。
若非如此,离朝也不会弃了两都巡幸的古制,每年放着祖地彦天城不管,改去“离宫”避暑。
一个大太监刘喜宁就敢只身走到玄龙城,虽是舍命之举,且如今多方援手尚未转危为安,但由此也可见一斑。
即便现在的大端合纵连横,建元玄龙,宗师之上的人数,亦是远差大离。
却是不能被骑在脖子上拉屎了。
英野看似钝刀割肉的求稳之举,却将自身陷于异地。
他非刚愎自用,实则是大君射摩蠕蠕暗中授意,嘱托其必要时保全兵力,静待粮草赶上。
离人年前,先叩关打它一场。
中原人眼瞅就要过年,但他们大端人又不需要。
现下北狄各部连历法都还没有统一呢,即便是有类似的年节,也是春分草长之后的时间了。
同时英野也想知道,若是能给卢龙塞凿出个口子出来,是不是会有一股看不见摸不着的武运溢气坌涌而出?
他们大端男儿十人九骑,就算没有一份武运加持,只要披坚执锐,也不逊色寻常力斗武人。
最起码也叫天下人知道,仗着宗师或者宗师之上的武人多寡定江山,纯属痴人说梦。
掰着指头算一算,中原武林,陈离庙堂,姑且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自己人,豺狼来了总要拧成一股,届时倒箧倾囊,凑出十几个三品武人还是可以的。
反观大端,二品仅有一个息长川,三品更是屈指可数,不过双手之数,且半数皆是凭借窃取离朝气运而晋升,实则德不配位。
免得有朝一日,龙战于野,大端几十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