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他们筹集了一批衣物和食品,准备分发给社区的困难群众。
活动当天,阳光明媚,福临居士他们一大早就来到了分发点。
摆放好物资,准备迎接需要帮助的人们。
然而,随着人群聚集,一些不和谐画面开始出现。
有人穿着光鲜,却硬是要挤进队伍,声称自己生活有多么困难。
福临居士他们心软,本着不怀疑原则,还是让他们领取了物资。
可是,这些人领到物资后,并没有立即离开。
又回到队伍后面,准备再次领取。
福临居士注意到了这一幕,心中不禁有些生气。
她走上前去,礼貌地提醒那人。
“先生,我们已经给您发过物资了,请您把机会留给更需要的人。”
那人却翻了个白眼,不耐烦地说:“你们这些做慈善的,就是假仁假义,发点东西还斤斤计较。发给谁不是发,发完早结束多好。”
更让福临居士他们感到心寒的是,有人在领取物资时,挑三拣四,嫌弃这不好那不好。
一中年女人在挑选衣物时,硬是要拿走一件崭新的羽绒服,理由是她孩子喜欢。
福临居士再三解释说,这件羽绒服是一位好心人特别捐赠的,是捐给指定人的,别人不能领取。
主要是希望能帮助到真正需要的人。
那女人却不以为然,甚至开始大声嚷嚷,说是他们就是一群骗子,而且是为了出名假慈善。
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和议论质疑。
还有的人,明明家里条件不错,却故意穿着破旧衣服,来领取物资。
他们在人群中左右逢源,互相交换眼神,仿佛在炫耀自己聪明。
福临居士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她不禁思考,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他们不知道,这种无德行为,正在剥夺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所得的机会吗?
尽管遇到了这些糟心的事儿,福临居士和他的朋友们,也没有放弃。
他们决定改进救助和发放方式。
通过社区调查,了解困难群众真实需求。
然后有针对性、有目标地发放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