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娘娘和陛下抬爱。”李长乐福了福身,在绣墩上坐下。
皇后命人上了新制的玫瑰酥,话锋一转:“上次你送的美容膏,后宫姐妹们都抢疯了。如今她们都与本宫亲近,这可多亏了你。”她轻轻叹了口气,“只是日后你若嫁去南国,本宫想要,可就难了。”
李长乐心下了然,笑道:“娘娘放心,长乐定会多备些给您。就算日后远嫁,也会让人按时送来。”
皇后满意地点头,又热情挽留:“难得进宫一趟,就在本宫这儿用午膳吧。”
午膳时,皇后看似随意地说起后宫琐事,实则句句都在试探李长乐对朝堂局势的看法。李长乐巧妙应对,既不得罪皇后,又不轻易表露立场。
用过午膳,李长乐正要告辞,王顺总管又笑嘻嘻地迎上来:“老奴见过昭华公主!皇上有请,让老奴带您去御书房。”
“正好,本宫也有事要奏。”李长乐跟着王顺穿过九曲回廊,御书房外的铜鹤香炉飘着袅袅青烟。
“臣女李长乐,参见陛下!”
皇上放下奏折,眼中含笑:“昭华公主来得正好。朕想与南国、楼兰通商,你与两国皇室都有交情,可否牵个线?”
李长乐从容答道:“楼兰那边早有此意,南国的事,臣女会与落九霄商议。陛下尽可放心。”她顿了顿,接着道,“臣女还有一事,想在魏国建女子书院,让女子也能读书识字。”
“荒唐!”皇上猛地拍案,“女子无才便是德,读书成何体统?”
李长乐不慌不忙:“女子读书,未必不是好事。只让她们读书明理,不涉朝政,既能教养子女,又可操持家业,于国于民皆有益处。”见皇上仍沉着脸,她又退一步,“若陛下觉得不妥,可先在上京城办一所试点,若可行,再推广到其他城池。”
皇上手指敲着龙案,沉吟良久:“建书院需耗费大量银钱,国库……”
“银子一事,陛下无需忧心。”李长乐道,“国库出三成,剩下七成由臣女筹措。”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大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