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晓娟出生在北唐郊县一个贫困农家,青山绿水没庇佑她家避开穷厄,父母土里刨食,微薄收成仅够糊口。幼年时,家中土坯房逢雨必漏,她蜷缩在墙角,听雨滴砸盆罐声响入眠。读书时,铅笔短得捏不住才舍换,作业本正反写满密密麻麻小字。但校园角落那几株野蔷薇,在春日暖阳里绽粉白花朵、散清甜芬芳,是她灰暗童年亮色,也在心底种下对美好的朦胧向往。
一个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但却掩盖不了她童年生活的苦涩。她的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家庭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那几亩薄田,生活过得十分拮据。在她五岁那年,父亲在一次劳作中意外受伤,失去了劳动能力,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部压在了母亲瘦弱的肩上。
为了维持生计,母亲不得不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不仅要照顾田里的庄稼,还要操持家务、照顾父亲和年幼的晓娟。晓娟从小就很懂事,看着母亲如此辛苦,她总是默默地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洗衣、做饭、喂鸡等。然而,尽管她和母亲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家庭的经济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善,贫困就像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始终笼罩着这个脆弱的家庭。
小学毕业,家里供不起学费,她含泪辍学,随亲戚进北唐城打工。初来乍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晃花眼,满心憧憬却被现实迎头痛击。小饭馆刷盘洗碗,洗洁精蚀得双手满是红疮;制衣厂日夜赶工,缝纫机嗡嗡成噩梦,工钱还常被克扣。一次街头闲逛,“红浪漫” 招工启事写着 “高收入、包吃住、工作轻松”,像蛊惑人心的魔笛,涉世未深的她被吸引,不知门后是将自己拖入泥沼的漩涡。
踏入 “红浪漫”,大堂金碧辉煌,水晶吊灯晃眼,可后台狭小杂乱,刺鼻香水味与汗味混杂。妈妈桑打量她青涩模样,嘴角勾笑 “丫头,好好干,钱有的是”,塞来暴露裙装,镜中自己陌生得可怕,像被摆弄换装玩偶,妆容掩盖稚气,却遮不住眼底惊惶。第一晚陪酒,包厢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