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叹一口气,说道:“我已经辞职一个多月了,这是我为克伦威尔投资公司办的最后一件事情。”
陈枫明白哈维尔此刻的尴尬地位, 古代新皇登基,开国功臣的处境一般都不太乐观。
再看哈维尔,陈枫相信他是有意来投奔他的。
首先,他和小皮尔斯的关系不好,这一点,找个克伦威尔投资公司的人问一下就水落石出了。
现在公司进入改朝换代时期,哈维尔很难再获得老皮尔斯在时候的对待。
其次,老皮尔斯与他也有信任危机,信任这种东西一旦破裂,就很难再回到过去。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一点,那就是眼前哈维尔是个聪明人,而且绝对不是愚忠之人。
因为华尔街讲究的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能够进来的人,一个比一个精明。
一个愚忠之人,是不可能在华尔街混到这个位置的。
只能说前几年陈枫对哈维尔的吸引力还不够。
想想看,当时的陈枫的实力还没有展露出来,安利投资在华尔街的影响力还不如克伦威尔投资公司。
哈维尔如果当时答应陈枫,那相当于从大公司老牌公司跳槽到一个新创立的小公司。
现在的陈枫远胜数年前,在华尔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影响力堪比巴菲特。
想要进陈枫公司工作的金融精英,数不胜数。
可以说,此时的陈枫相当值得投奔。
哈维尔的小心思,陈枫是能猜得出来的。
不过陈枫不介意,因为在华尔街工作的人,谁没点小心思,包括他现在公司里的一部分骨干。
甚至公司里面还有别的公司安插进来的商业间谍。
不过,现代社会的雇佣关系,已经不是封建古代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关系。
上千个员工,谁能保证每个人的心思都单纯?
又不是玩游戏,能够显示每个角色的忠诚度。
如果斤斤计较,那公司不用开了。
关键还是看管理者如何去驾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