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叶琛亮和另外两个船工的加入,分拣的速度快上了不少。
而且,阿灿过了不久,也从驾驶室下来了,加入了进来。
因此,不过花了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这第二网的货就分拣结束了。
只剩下一大堆不要的杂鱼和小虾蟹散乱地分布在甲板上。
冯晔直起腰,攥紧拳头捶了几下酸痛的后腰,边问道:“去把煤球炉和锅搬出来,咱们煮夜宵吃。
你们想吃啥,自己收拾好了丢锅里煮。
都别客气,反正海里的鱼虾蟹多的是,随便吃。”
“能卖钱的还是留着卖钱吧,这些不值钱的,就够我们吃了。”
“是啊,能卖钱的,可不能吃了,多浪费啊,又不是没有吃的,这甲板上不还有大把的吗?”
“对啊,那些不值钱的,其实也挺好,随便捡一点扔进锅里,就能让我们吃饱了。”
“嘿嘿,你们看这梭子蟹,别看个头不大,都是满膏满黄,扔回海里可惜了,捡点进去煮……”
“还有这些虾,个头是小点,但吃起来味道也挺好的……”
一个个七嘴八舌地说着,在挑选着甲板上那些不要的,但却美味的海鲜,准备煮来吃。
而像虾这种海鲜,更是用淡水随便洗一下,直接生吃。
冯晔见他们这样,也就不再坚持,随他们去。
他转身就去清点了一下第二网的收获。
出海这么久了,一个筐子装多少重量的货,他都心中有数。
像小黄鱼和梅童这种体型小的鱼,装满一筐得有六七十斤。
而体型更大的大目鲢,因为浪费的空间更多,一筐则只有五十多斤。
大目鲢一开始只装了八筐不到,但后来又扒拉出了一些,把最后一筐给装满了,多了20斤左右的重量。
小黄鱼的数量也不少,装了五筐,重量在300斤至350斤之间。
现在的小黄鱼价格比一个月前他们从海中洲回来时涨了很多,能卖到七毛钱。
收鲜船的收购价,估计也就3毛5分左右。
这玩意毕竟便宜,折价也厉害。
一般来说,收鲜船折价跟岸上的鱼价挂钩。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