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还折腾……”
“可是总是想要为你们做点儿什么。”
这就是一个老人家的心思,陈子书最终还是迫于陈母的淫威之下,点了头。
“好,那我教你,但是你也别太勉强,大不了织上一年,明年再给他们或者直接去店里订上两条就行,我们的店又不是不能定这些小配饰……”
就算不能陈子书也能将对方弄成能。
所以陈母也不在外面瞎晃荡了,只只有那相处的特别好的小姐妹叫她,她才去。
去的时候还要带上她那个毛线球和两根棍棍。
别人问她做什么,那就说是在打毛线。
“和打络子一样差不多个道理,也不算太难做,熟了就行,听说是洋人的,我还想着给家里的人弄上一件儿呢。”
“弄一件不打架呀”
“嗐,我这一件就是说的三件儿啊。”
“瞧瞧你这弄的,我看你可是得意万分,谁不知道我们这一块儿属你最神气了,好好享福的吧,你这未来后半辈子就是享福的命……”
小姐妹说的话很好听,这话把陈母听的笑的见牙不见眼的,陈母也是开心极了。
自然也秉持着你来我往的心情,也奉承了这可能两句。
还从兜里舍了几块儿糖塞给对方,让对方拿回去给孩子吃。
“要不是我家那些鱼已经卖出去了,我非得给你再送两条过去不可,你家孙子这用功读书的肯定费脑子,多给孩子补补肯定没错。”
陈母信誓旦旦的说,那人当然是摇摇手说,“家里有给他补的了,不过孩子学习的确苦了点儿,可谁让必须得学呢,将来有能运道,也做一做你儿子的状元公,仔细学肯定没有问题的。”
那些鱼自从沈醉家发现再怎么吃,估摸着也没办法快速解决。
大家也不想每天都吃鱼就算再好吃,哪能天天吃鱼呢?
对比于他们更喜欢吃猪肉一点。
有嚼劲,做法多,味儿也够浓。
所以大家商量了一下,最终还是一部分,寻了门路卖了出去。
一部分送去了自家的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