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得不放心。这路这么远,在城里就近给孩子找一个地方住,这么小的孩子也正是需要大人照顾的时候。”林嫂子是少有的能理解王淑兰一家育儿观念的人,王淑兰心下多了几分安慰。
于是接着说道:“但是我闺女这边,现在也是在升学的关键时期,我们想着……要不就先放在村里,咱们乡里乡亲的,平日里多少照顾一下,得闲我们就回来,洒扫庭院,摇水添米,肯定不会让孩子一直给乡亲们照看。等到闺女考上初中,我们在城里也站稳脚跟了,就把孩子接过去住。”
虽然没有明说这“乡邻乡亲”是谁,但谁站在面前就是说给谁听的。林嫂子也是聪明人,不会不懂她话里的意思。
王淑兰小心地看眼色,等着林嫂子的回答。
林嫂子也十分谨慎。她家里倒是不愁粮食,毕竟她男人当时可是村里最能挣工分的人之一,她娘家那边兄弟也多,力气活上完全用不着她动手,现在来说也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较为富裕的人家,见识也更广,只是她是见过王淑兰对孩子的用心的。
仅凭一副热心肠是做不了好事的。林嫂子虽然有心要和李家交好,但万一待遇没有在家里好,回头小孩告一状,反而让彼此之间生出嫌隙。
思考许久,她出言:“先试一段时间,孩子吃的米面你们自家带来,旁的不必,吃饭时候带一张嘴来,不过是多双碗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