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彦英和林月坐在软椅上,神情各异。戚彦英的目光在书房内扫视,心中暗自揣测夫人的用意。他注意到书房内的字画都是名家之作,每一件都价值连城。书架上的书籍种类繁多,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曲赋,应有尽有。他不禁对府台夫人的品味和学识产生了敬意。
林月则不同,她的眼神中流露出好奇,不时地打量着书房内的摆设。她对这些字画和书籍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时不时地拿起一本翻阅,或者驻足观赏一幅字画。
夫人坐到他们对面,微笑着说道:“今日邀请二位前来,主要是想与你们共赏一些珍藏的书画,同时也希望能和你们交流一下文学上的见解。”
戚彦英礼貌地回应:“府台夫人雅兴,我们自当奉陪。”
林月则礼貌地微笑着,虽然她的兴趣似乎并不在文学上,但她仍然保持着应有的礼貌和风度
夫人见他们到来,显得非常高兴。她起身走到书架前,挑选了几幅字画,然后请戚彦英和林月欣赏。她一一介绍这些字画的作者、年代以及背后的故事,言语之中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文化的尊重。
戚彦英聚精会神地听着夫人的讲解,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他对书画有一定的了解,也能够欣赏其中的艺术价值。而在夫人讲解的过程中,他也借此机会观察林月的反应。
在欣赏字画的过程中,夫人详细地向戚彦英和林月介绍了每一幅作品的背景和艺术价值。对于戚彦英来说,这些内容既熟悉又令人着迷,他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林月的表现则有些不同。她虽然尽力保持着礼貌和兴趣,但显然对书画的艺术魅力并不太能欣赏。她的眼神偶尔会有些游离,似乎在寻找其他感兴趣的事物。
当夫人介绍到一幅描绘山水的画作时,林月突然指着画中的一只小鸟,兴奋地说:“这个小鸟画的真像啊!”
夫人的表情微微一滞,显然没有想到林月会注意到那只小鸟,并且将其作为评论的重点。她愣了一下,随后迅速调整情绪,露出温和的微笑,说道:“是的,这只小鸟是画家精心刻画的,栩栩如生,确实非常传神。”
虽然夫人尽力掩饰住自己的尴尬,但戚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