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听到他问这话,不觉得眼泪便要流下来,因为他不愿当着孩子的面说出以往种种伤心往事,便借机打发孩子去里间屋温习书塾先生交代的功课,然后长长叹了口气,一个人似自言自语说起以往种种情由。原来这老者本来有个儿子,还有老婆婆和儿媳一家本来天伦之乐,可是谁想三年前边疆告急,朝廷大征兵,竟将儿子强行拉去,不想战死在沙场,可叹人生总是无奈,穷人家的孩子那有生死自由的注定,天命由他定,生死尽操人手,国家兴亡,那是朝廷的事,于百姓无关,似乎从古至今,以一贯之,从未更改,便如那张养浩所言:峰恋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从来的帝王都是如此,我等小民只有苟延残喘,再无他求,谁教我们是平民百姓!”袁承天听他说得悲苦,想想也确然不错,天下民众都在苦难流离中,似乎看不到希望,只有无尽的思念故国之情!
这时那小儿又来,似乎不知人间愁苦,向这老者讨糖吃。老者无奈只有摊开双手,苦笑道:“阿丙,咱们穷人家那有多余的很钱去买糖果?唉,有人说乱离人不如太平犬,现在看是太平,实则危机四伏,只是皇帝他未必全然知道,为奸人蒙蔽,实在不堪!”袁承天知道皇帝未必不知道自摄政王秉政以来,便排除异己,而下对袁门大兴问罪,督促天下州府县衙有司衙门全力捕杀,决不容情,是以天下反清复明的仁人义士对他全然恨之入骨,恨不能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