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只羽箭本是拜月教伊凡授意手下张弓射箭,意在要了皇帝之命,因为他与本教教主伊里奇有夺其所爱,否则伊丽莎白只怕早已是教主夫人,而不是皇妃;因为伊里奇时常一个人念叨着这昔日师妹伊丽莎白的名字,因为世间情之一字,最是销魂,有时仿佛附骨之蛆难以舍却,只有将这相思之苦埋葬于心中,等待时机再行发难,以报夺其所爱之仇,今时正得其便——他——伊里奇在教中弟子卫护之下眼见皇帝现身于混乱之中,心想正是时机恰好,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便私下授意一名亲信弟子将淬有毒药的弓箭交给他,让他射杀于皇帝!这名弟子虽心中惧怕,因为弑君可是十恶不赦谋逆的杀头之罪,他不能不权衡利弊,可是教主有令他又不敢不从,因为他若稍有迟疑,便是祸临己身,当场身死;所以只有暂顾眼前,至于以后也就不去想它……
伊里奇之所以不出手自然出于万全之策,因为成功还可,不成功以这位皇帝的性格必然查究幕后指使之人,自己便可以全身而退,不会受到干连,这也是他机谋深远之处。亚历山大虽受箭伤,一时不得便死!侍卫和宫中禁卫全力而出,于乱军之中拥这皇帝回宫!
此时的伊万若夫犹不肯干休,已是下了死命令与这拜月教不死不休!伊里奇见这伊万若夫非但不识时务,而且不会审时度势,非要鱼死网破,心想:你不仁,休怪我无义,便命伊凡和教中弟子人人踊跃,不可以后退,若有人后退便就地格杀。所以情势更是惨烈,亚历山大见这两大教派任谁都不听自己的命令,一时威权尽失,可见他们全然未把他这位皇帝放在眼中,更遑论忠君护主,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