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便匆匆向大理国赶来,他的广东行省布政使职位,朝廷已经派了新的官员前来接手,如今他的新职务,是尚书省右仆射、监察院左都御史、检校司空,负责与大理国的一切谈判事务。
本朝与前宋最大的不同,就是王伦喜欢以宰相坐镇地方、梳理地方事务,就好比坐镇漠南的吴用、坐镇西北的李纲,本朝仍旧延续了唐朝以来的群相制度,许贯忠这个尚书令、萧嘉穗这个中书令,都可以视为群相之首。
关于如何梳理大理国,赵鼎已经大致有了腹稿,他决定先召集三十六部蛮的头领们,重申朝廷的政策,以谈判、协商的手段处理各蛮部的事务,尽可能短时间内快速安抚诸部。
由于这一次汉军进入大理国,战事主要发生在高氏私兵与汉军之间,对地方的破坏有限,赵鼎对大理国,或者说云南行省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只要疏通了自四川行省出发的茶马商道,川陕乃至吐蕃就能够与大理国南面的蒲甘王国连接起来,整个西南就此盘活。
同时广西行省也能够与云南行省建立起更加顺畅的贸易往来,云南行省也可以被纳入到岭南诸行省的经济循环当中来。
所以在赵鼎的考量中,与段氏的谈判并不艰难,难的在于该如何处理三十六部蛮与中原的利益矛盾与关系,这是需要耗费很大精力去做的。
不过赵鼎也不担心,朝廷从来不畏惧战争,乌撒部已经被汉军除名,三十六部蛮若不配合,那么他也不介意多灭几个蛮部。
播州杨氏是最开心的,作为黔中行省的土司官,杨氏的势力范围远没有后世明朝那么强大,比田氏大不如,也就差不多跟向氏差不多的地位。
这一次杨氏主动派出三千土司兵,虽然没有太多战功,但却走通了黔中北部到大理国东北部的道路,已经被除名的乌撒部,其妇孺多归杨氏,这让杨氏在黔中行省的影响力又扩大了一些。
赶到羊苴咩城的赵鼎第一时间与段正严展开谈判,于是洪武十五年六月下旬,段正严正式上表,请求大理国内附。
这个消息惊呆了大理国内的诸多势力,还被软禁在河阳城的高量成听闻消息后,也只能无奈一笑